5天的五一假期将至,不少市民已开始计划出行活动,中短途、省内游将继续复苏,出游人次有望达到近期新高。不过也有不少朋友担心,五一假期到底能不能外出旅行呢?如果外出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对此记者采访了市疾控中心、市旅游发展中心、市教育局。 五一假期能出游吗? 不要去往中风险和高风险地区 自3月4日我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清零后,通过监测,我市整体疫情比较稳定,没有确诊病例报告,属于低风险地区,是安全的。鉴于目前每天还有新增境外输入病例,要保持警惕。五一期间建议市民尽量不要外出,如果外出的话,要查询前往地区的疫情情况,选择近14天内没有病例报告的地区,不要去中风险和高风险地区旅游。同时,不要到国外旅游,对于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等高危人群,不建议出行旅游。 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错峰出游,避开热门景点 市民出行前应做好准备,建议就近错峰出游,尽量避开热门景点或者景点的高峰时段,避免在密闭空间内开展一些娱乐项目,同时一定要佩戴口罩。 同时,途中要做好防护,如果乘坐飞机或者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要遵守秩序和乘务人员的管理要求,全程佩戴口罩,带上手消毒剂物品,要做好手卫生,并且妥善保存票据以备查询。 此外,旅行期间要做好防护,景区游玩过程中要有序排队,保持人际距离,还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咳嗽礼仪,随时做好手卫生。出去住宿的话,应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宾馆,入住后要开窗通风,旅途中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该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 哪些地方可以去游玩? 风险级别不同管控不同 日前,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时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全国性文体活动及跨省跨境旅游等暂不恢复。 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低风险地区实施“外防输入”策略,中风险地区实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策略,高风险地区实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策略。其中,高风险地区在采取中低风险地区各项措施基础上,停止聚集性活动,依法按程序审批后可实行区域交通管控。 建议致电联系当地市民热线(当地区号+12345)查询,而且还要注意自己的所在区域风险评级,如果处于中/高风险地区可能会被禁止访问。大家预定酒店之前建议先联系酒店咨询详细规定。如:4月12日起,进京人员入住酒店需持核酸阴性证明。具体以当地发布最新政策为准。 目前,多地规定,进入4A及以上景区需提前预约,旅游景区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30%。建议小长假出行,至少提前一天、最好提前三天进行预约,以免乘兴而去,扫兴而归。 出行要注意哪些? 确认航班车次信息 疫情时期,很多恢复开行列车的具体开行时刻、停靠站等需要以12306网站或各客运车站公告为准;而受疫情影响,各航空公司将对航班计划进行动态调整,可能会出现航班变更。因此,出行前一定要再三确认航班车次信息。此外,建议在出发之前先买好返程票,以防政策变化。 乘坐高铁出行时,要求佩戴好口罩并听从车站工作人员引导有序进站乘车。酒精类消毒剂、84消毒液、漂白粉等均不能携带,消毒湿巾和便携式酒精棉片允许携带,但限于个人自用的合理数量。 乘坐飞机出行时,一定要预留较为宽松的时间进行乘机,毕竟疫情期间增加的体温检测环节需要多长时间并不能把握,但也不要过早前往机场候机,以免加大感染风险。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坐飞机时消毒剂一般不能随身携带,有的可以托运。目前,多数免洗洗手液均含有高浓度酒精(无水乙醇),当酒精的体积百分含量>70%时,旅客不能托运,也不能随身携带。酒精的体积百分含量≤70%的消毒剂不能随身携带,但可以托运,托运时每瓶不超过500ml;此外,水银体温计是不能随身携带的,只能办理托运。电子体温计可携带,但如果含有锂电池,锂电池额定能量不超过100Wh或锂含量不超过2克。 就餐需要注意哪些? 首选外带食品 就餐方面,乘坐交通工具时尽量减少饮食次数,景区就餐首选外带食品,如需餐厅用餐,则建议间隔落座或同侧用餐,与其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 普通就餐建议选择卫生条件好的餐厅,就餐前做好预约,错峰用餐以避免拥挤。进入餐厅前要配合工作人员做好体温测量、登记,如有发热则不应进入餐厅。如多人共同用餐,推荐使用公筷和公勺。 学生可以外出游玩吗? 尽量市内出游 市教育局建议我市各个县市区,借鉴外地做法,禁止学生及教职工五一假期跨地域流动,进行旅游、探亲等外出活动,以最大程度减少被传染的可能性。建议师生家长们尽量不去人多的地方,尽量选择市内出游。 假期结束后,对所有学生、教职员工假期去向、活动轨迹等信息进行摸排,精准掌握每个人的详细情况,逐人建立健康档案,不符合条件的不得返校;对从省外返回的人员,凡不能提供近7日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的,一律进行血清学抗体检测或核酸检测。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