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之乡”吕寨打造区域品牌 展卖会上游客用手机扫码支付 6月13日,临泉县吕寨镇举办首届蟠桃采摘启动仪式暨农副产品展卖会。 地处临泉县东南的吕寨镇,是远近闻名的“果蔬之乡”。近年来,吕寨镇立足区域优势,紧扣产业富镇发展思路,在巩固发展传统产业基础上,重点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打造区域品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农副产品展销 吸引八方来客 6月13日,吕寨镇杨庄村的进村公路两旁,一排排私家车、电动车整齐停放,往来人员欢声笑语,村委会门前文化广场上人头攒动。为更好地宣传推广吕寨镇农副产品,展示各村特色农副产品,当天,吕寨镇在这里举办首届蟠桃采摘启动仪式暨农副产品展卖会。 这场活动,让杨庄村的种植户王世齐开心得合不拢嘴。今年62岁的王世齐种植5亩多蟠桃、油桃,“本村特色就是桃子,种类多,口感好……”王世齐向大家介绍本村特色农产品。 除了杨庄村的蟠桃、油桃,现场有多家种植养殖户展示各自产品。在李老村种植户卢继平的摊位前,一个30多斤重的西瓜,带来了不少人气。4年前,卢继平在本村流转土地80余亩种植西瓜。他家的西瓜每年5月初大量上市,大多发往湖南、广东等南方地区。为了给销售安上一道“保险”,他积极报名参加本次展卖会,希望和本地市场做好对接。 展卖会现场,吕寨镇政府与阜阳、临泉等商超举行签约仪式,合作开展销售,打开本地农副产品销路,提升“蔬果之乡”影响力。 启动仪式上,还举行了种植养殖能手选拔大赛,并为获奖者发放证书和奖品。 发展特色种植 带动增收致富 眼下正值桃子采摘时节,在吕寨镇杨庄村蒲庄农场蟠桃采摘园,农场主李朝和不断在桃树林中间穿梭,给摘桃的游客们做好向导服务。眼前的场景,让他特别欣慰。 2016年,李朝和响应政府号召,从山东引进蟠桃新品种,并成立农场企业。目前,李朝和流转的400余亩地,分别种植了蟠桃、红桃、油桃等多个品种,分批错时上市。 “今年销售情况不错,本地和外地市场供不应求。”李朝和说,打算扩大种植规模。 前几天,农场接下一笔订单,村民郭师傅和几个工人正在采摘,再装车发货。他每天工作8个小时,工资60元。靠着这份家门口的就业岗位,郭师傅一年增收1万多元,顺利实现脱贫。 吕寨镇宣传委员王楠楠介绍,吕寨镇桃园种植面积近2000亩,仅桃子就有蟠桃、油桃、血桃、水蜜桃、冬桃、黄桃等近十种,每年5月底至9月底均有优质桃子出售。吕寨镇蟠桃集中种植在杨庄村和五岳村,分别成立农场企业,通过公司+农户形式,累计流转土地1200余亩,全部用于果树种植,品种多达9个,其中蟠桃600亩,共带贫200户,带贫增收57.2万元,每年上交村集体发展资金8万元。 近年来,吕寨镇大力改善基础设施,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强化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吕寨镇生产的“吕大寨”牌无公害延秋辣椒2000年已通过省级认证,年种植面积达6000亩以上,亩均收入6000元,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属独具地方特色的产品。 该镇还大力发展小香葱和红薯种植,2019年红薯种植面积已突破2000亩,小香葱种植面积达4000亩。在特色种植产业带动下,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 打造区域品牌 实现产业富镇 吕寨镇围绕“产业富镇”的发展思路,实现以产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增收、以增收稳脱贫。 在吕寨镇杨庄村的扶贫车间内,滑板生产流水线的工人们正在忙碌,经过60道左右工序,一个成品滑板亮相。 80后王安玉是这家公司的创办人,早年在浙江温州做销售,后来在外地成立滑板体育俱乐部。依托返乡创业的利好政策,2018年他回到家乡,投资近2000万元建了这个滑板生产车间。 “滑板的底轮、板面和各部位零件全部实现自主制造。”王安玉说,目前,公司年产值3000万元,带动周边村庄就业100多人,人均月收入超过2000元。 吕寨镇党委书记于海田介绍,为提升经济发展硬实力,政府部门积极引进体育器材滑板生产、电子制造、木艺加工等一批企业落户本地,创造条件打响区域品牌,实现产业振兴。 同时,倾力打造旅游品牌,利用“霞光”故居、宫庄遗址、千年古树、红色教育基地、千亩果林采摘等资源优势,将境内的谷河、苇河、高会沟等水系勾连,打造生态旅游圈,带动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 于海田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抓好招商引资和后续服务工作,依托特色产业发展的带动效应,积极引进有新品种、新技术、懂市场的企业、返乡农民工,实现产业发展,构建产业兴、百姓富的良好发展局面。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