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阜阳市历史文化研究会颍东乡贤研究中心、阜阳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化旅游学院相关专家等4人赶赴四川,走访颍东历史文化人物尹嘉宾的后人,进一步征集有关尹嘉宾的史料。 尹嘉宾引文史界关注 去年11月,本报刊登《尹嘉宾为家乡科举名额捐廉银》一文,让尹嘉宾走进公众视野。 尹嘉宾是颍东区正午镇横山村人,征剿过捻军,写过《征剿纪略》,曾为家乡科举名额作贡献。民国《阜阳县志续编》记载:“尹嘉宾,字乐亭。清提督,授南阳镇总兵。性豪爽,急公好义。同治元年,捐廉银两万两,加阜阳县文武学额二名,永着为例。”并且“又以银四千三百两,广额一次,各二名,自同治四年岁试始。” 尹嘉宾引起阜阳文史界的关注。去年11月29日,尹嘉宾暨颍东历史文化研讨会在阜阳日报社召开,我市部分文史学者、专家为如何发掘尹嘉宾史料提出意见和建议。 随后,经阜阳文史界发掘、考证,又发掘尹嘉宾的一段史料: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义和团大辞典》(第83页)记载,义和团时期尹嘉宾为河南南阳镇总兵。1900年7月间,尹嘉宾命属下不准保护教堂,任人攻打。该地义和团攻打教堂、教民事件遂起。1900年7月6日,尹嘉宾带兵百余人携炮攻打靳岗教堂,因教堂有备而返。后与南阳县令袁福龄札谕各乡鸣锣仇教,并纵义和团上万人围攻靳岗及他处教堂,声言有事由他承担。因英国传教士在该地被杀,1901年8月19日,清廷颁发上谕,将尹革职,永不叙用。 目前,关于尹嘉宾的学术研究处于起步阶段。 走访尹嘉宾后人 本报登载的文章,也引起尹家后人尤其是尹嘉宾后人的强烈关注。 今年初,本报接到一封署名为“尹建勋”的老人来信,他自称是尹嘉宾直系玄孙,现年92岁,1948年离开家乡颍东区正午集小尹庄,现定居四川达州。他看到本报报道后非常激动,称还记得老辈人传下来有关尹嘉宾的故事,保留有部分史料、实物等。随后,本报将这封信转给居住在我市的尹家后人,他们与尹建勋取得联系,奈何老人方言很重,加上年老耳背,交流十分困难。 此次走访,准备找到尹建勋,进一步发掘有关尹嘉宾的史料。 阜阳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化旅游学院副教授李强介绍,除了相关典籍记载的史料,尹嘉宾后人保存的史料或提供的口述史料也是研究尹嘉宾的重要资料来源。此次赴达州走访尹嘉宾后人,搜集尹嘉宾研究史料,有着重要意义,也标志着有关尹嘉宾的研究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