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摘下穷帽子奔向好日子

2020-7-15 09:18| 编辑: 刘黎 | 查看: 17686|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白阳 文/摄|来自: 颍州晚报

 
插花培训

      临泉,地处安徽省西北边界,与皖豫两省9个县市区接壤,面积1839平方公里,人口230万。2001年临泉县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2年被列为大别山连片开发特困地区贫困县,2017年被定为安徽省深度贫困县。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3万人,贫困村96个,其中深度贫困村13个。
  
  经过六年集中攻坚,实现减贫21.69万人、9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由10.52%下降至0.38%,基层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各项指标均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今年4月29日,根据省政府公告,批准临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万亩中药材治“穷根”
  
  走进临泉县宋集镇万亩中药材基地,防风等中药材长势良好,工人们在忙碌着。
  
  临泉县万亩中药材基地由安徽省旭茂丹参种植有限公司建设,是2018年临泉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覆盖宋集镇徐营、柳集、柳大、杨蒲等7个行政村,总面积2万多亩,其中,流转498户贫困户土地2177亩。每天平均务工人员约1000人,其中贫困人口400多人。
  
  “中药材种植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很好的产业,实施中药材产业扶贫带贫,可持续增加贫困户的收入,走出一条以药兴农的产业扶贫开发之路、特色之路。同时,资源集中也能让宋集中药材更有竞争优势。”公司总经理何晨晨说,除种植外,公司正在宋集镇建设一个占地300亩的药材加工厂,对药材进行深加工。
  
  今年68岁的王成启是宋集镇王小庄人,家中7亩多地流转给了药材基地。他告诉记者,以往种地是靠天吃饭,收成好时,一亩地一年也只能净挣几百元。“现在一亩地年租金800元,还能在药材基地工作,一天工资50元,以前种地哪能赚这么多,现在真是奔小康了。”王成启高兴地说。
  
  “去年我们种植中药材2万多亩,其中丹参、薄荷、紫苏叶大丰收,基本保障了总厂的原料供应。今年我们计划种植3万亩,今后几年争取把种植基地扩大到5万亩以上。同时提高贫困户的收入,为临泉县产业扶贫作贡献。”何晨晨说。
  
  杂技小镇让杂技演员不再“流浪”
  
  “自从长官镇建立了杂技小镇,我们再也不用全国各地到处跑了,可以在家门口表演了。”今年52岁的胡军从9岁开始便从事杂技表演,之后就开始了全国各地的“流浪”生涯。“以前搞杂技,不仅要到处跑,还挣不到钱,只够维持基本的生活,日子很苦。去年,我们长官的杂技小镇建好了,镇长邀请我们在杂技小镇常驻,并免费给我们提供了一处学校。”胡军说。
  
  多年的流浪演出,胡军接收了很多临泉贫困家庭的孩子,免费教他们杂技表演。“就是想让这些孩子们能有一技之长,能自己混口饭吃。”如今长官杂技小镇建成,胡军再也不用东奔西跑。“我现在年收入在40万元左右,而且政府也对我们进行帮扶,让我们送戏下乡,演出多了,收入自然就上来了。”
  
  “长官杂技小镇结合街、河、馆、阁、塘等主体元素,加入杂技文化表演及清真文化内核。我们力争把长官杂技小镇打造成‘千年清真地、皖北小江南、中国游艺第一镇’。”长官镇镇长蔡淑娜说,长官的文旅、杂技带动了长官的经济发展,同时经济创收也反哺了杂技小镇,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心理茶馆”让心灵奔小康
  
  今年5月30日,单桥镇心理茶馆正式挂牌运营,截止到6月18日,共接待来访者60余人,化解矛盾近百。心理茶馆,就是单桥镇的居民韦志中把心理学应用到社会服务上的探索。
  
  韦志中是临泉单桥人,从事心理咨询已有21年,此前一直在广州发展,并创立了自己的心理学网校,有4万多学员。去年,他从广州返回阜阳,成为了阜阳市心理学会会长,致力于公益,关注乡村心理学,并于今年在单桥镇创办了心理茶馆和“善桥”志愿服务队,免费为村民提供心理咨询。“现在人收入提高了,可心理健康很容易被忽略。心理茶馆为全镇六万居民疏导心理、化解矛盾,并提供社会救助。”韦志中说。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善桥”志愿服务队组织40多名各地心理学专家进行线上心理服务,吸纳了800名镇村志愿者参与,开展了28场专题活动,受助群众达8400人次。
  
  让更多人有一技之长
  
  今年35岁的于得水是临泉一家花店的老板,同时也是皖北经济技术学校的一名花艺老师。高中毕业后在新疆服兵役八年,后来又在工地做项目质检。
  
  “在工地那会儿,虽然收入还不错,但是很辛苦,还得跟着工地到处跑。”于得水说,201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花艺,便改行从事花艺工作。
  
  学习了半年的花艺后,于得水回到临泉开了一家花店,由于刚入行,生意清淡,收入只能勉强糊口。2017年,他来到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参加创业培训,学习创业知识。“创业知识对我作用非常大,从那之后,我的花店生意越来越好,我也会经营了,很感谢学校老师的指导。”2017年和2018年,于得水两次获得临泉县能工巧匠大比武插花比赛一等奖,后被聘请到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做花艺老师,带动更多的贫困学生通过花艺技术谋生。“花店收入加上学校代课费,一年能挣十几万元,感觉自己很幸福。”
  
  皖北经济技术学校是临泉县委县政府抓牢临泉“第一资源”,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的一张“王牌”。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副校长、培训中心负责人姚秀萍介绍,学校从2015年开始对有需要的群众开展免费技能培训,当年培训了6000人,此后每年参加技能培训的人都有所增加,2019年学校免费培训了3万多人,其中不少是贫困户。
  
  “咱也有了自己的游乐园”
  
  在临泉县魔幻动物园,46岁的万小芳正抱着外孙女观看孔雀表演。“以前我们这儿没啥游乐场所,想带着孩子玩也没地方去,现在好了,跟家人一起,开车一会儿就能到临泉动物园,咱临泉人也有自己的游乐园了。”万小芳高兴地说。
  
  临泉县魔幻动物园占地约37万平方米,有着200余种,近5000只珍稀动物。临泉魔幻动物园总经理程积明介绍,动物园巨大的人流,带动了临泉服务业发展,促进并解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