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四个风雨不眠夜

2020-7-28 09:14| 编辑: 戴斐 | 查看: 27942|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杨静文|来自: 阜阳日报

  “ 师傅,这水管什么时候能接通,村民们等着用水呢。”7 月24 日13 点,颍上县半岗镇孔台村党支部书记孙方刚和几名村干部,冒雨蹲在庄台旁的泥地里,焦急地看着工人抢修自来水管道。饭点已过,他们连口水也没顾上喝。
  
  7 月20 日,邱家湖进退水闸开闸蓄洪,由于水位上涨,孔台村的孔台、双台两个庄台自来水厂被洪水倒灌,村民饮水安全受到影响。村党支部积极组织人员施工,从其他水厂重新铺设自来水管道,同时协调两辆运水车,不间断供水,保障群众用水需求。
  
  向施工人员了解情况后,孙方刚马上拨通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凤平的电话:“ 老李,这边新水管要铺三四公里,最快也要一两天完工,你继续协调运水车给村民送水,一定要保证大家用水。”
  
  电话另一端,李凤平正带着医疗队员在双台庄台走访贫困户。从20 日凌晨2 点接到镇里蓄洪通知,孔台村党支部所有党员干部已经熬过了4 个不眠夜。
  
  “接到通知,孙书记马上召开紧急会议,安排我们兵分四路到蓄洪区4 个庄台劝离群众。”李凤平说,湖区低洼地长期居住村民86 户206 人,大多是发展养殖、种植的,不少人听到蓄洪消息,第一时间想着抢救资产不愿撤离。
  
  情况紧急,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孔台村全体党员干部出动,经过分析险情、耐心劝说,凌晨3 点至5 点,短短两个小时,所有居住在湖区的村民全部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人员安全转移后,留给孔台村党支部的,还有更加严峻的工作——湖区低洼地有群众养殖的禽畜,还有种粮大户卞介堂存储在仓库的14 万斤小麦。
  
  “这些禽畜和粮食,都是老百姓的心血,我们答应大家,尽力抢救,帮助减少损失。”李凤平说,尽管人手紧、任务重,但党支部当机立断,紧急成立财产转移突击队,并发动青壮年村民帮忙转运物资。
  
  一家有难,众人支援。很多村民主动加入,有骑电动三轮车的,有开拖拉机的,有拿筐、抗袋子的,手边有什么趁手的工具就用什么。干群齐心协力,奋战9 个多小时,成功将14 万斤粮食转运到安全地带,还抢救上来不少禽畜、农机等。
  
  20 日中午12 点,邱家湖开闸蓄洪。
  
  孔台村党支部的党员干部来不及喘口气,又马上投入到保障庄台生活秩序的工作中。
  
  在双台庄台贫困户韩国辉家中,李凤平带着医疗队员给一家人检查了身体,并详细询问生活情况。今年29 岁的韩国辉,2017 年送货时出了意外,导致腰脊粉碎性骨折,瘫痪在床。虽然被评为贫困户,得到了很多政策帮扶,但求医花销大,家里欠下外债,日子过得不称心。
  
  今年初,在村里养殖户的带动下,韩国辉的妻子和母亲凑钱养起蜗牛。本想好好干,减轻家庭负担,谁知洪水袭来,一切回到原点。尽管村干部帮着抢回一部分蜗牛,可新建的养殖棚和大多数蜗牛还泡在水底,经济损失较大。
  
  洪水无情人有情。各级领导干部的关心和亲朋的宽慰,让韩国辉一家人鼓足了心气。“ 村干部每天都来宣传最新政策,借钱给我们的亲戚也让我们放宽心,支持我们灾后接着干。”韩国辉说,党和政府的支持暖人心,让他和家人对未来生活有了信心。
  
  村庄位置偏僻,年轻人大都在外务工,庄台上留守的基本是老人和孩子,孔台村党支部时刻关注着群众生活和安全,一刻也不敢放松。
  
  “ 开闸蓄洪后,按照县里统一安排,全村建立了‘ 四个一’包保机制。”孙方刚介绍,每个庄台安排一名包保干部,一个临时党支部,一名医生,一名公安。此外,庄台上的临时党支部成员每天进行巡查,群众有什么困难,全力帮助解决。
  
  全村上下齐心协力,庄台上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群众对灾后重建充满信心。
  
  记者了解到,7 月25 日18 点,孔台庄台和双台庄台的自来水管铺设完毕,群众用水顺利恢复。孔台村党员干部继续投入工作,时刻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