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折”不断的求学梦

2020-7-30 08:55| 编辑: 刘黎 | 查看: 16695|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牛桂芹 高红|来自: 颍州晚报

“瓷娃娃”孙新运屡屡休学也不放弃学业
今年高考成绩454分,高出理科二本线19分

      骨折、接骨、再骨折……反反复复,这就是颍东区老庙镇孙新运的“脆弱”人生。
  
  这缘于一种奇怪的病——先天性成骨不全症。只是轻微碰撞,骨骼可能就会像瓷器一样裂开。孙新运也因此被人称为“瓷娃娃”,即使他小心翼翼,最后还是不得不依赖轮椅出行。
  
  然而,身体易碎,梦想顽强。
  
  孙新运从未放弃求学梦,今年高考,他考出了454分的成绩,超出理科二本线19分。
  
  虽然,他总说自己对这个分数不满意,但多次报道他的我们知道,帮助他的志愿者知道,其他了解他的人知道,454分里的每一分,都来自比常人多出数倍的努力……

孙新运和双目失明的奶奶在家聊天
    “有时走路摔一跤,身体就会出现好几处骨折”
  
  从出生起,孙新运就在与“骨折”作斗争。
  
  当他呱呱坠地不到一周,右胳膊就发生不明原因的骨折。父母带着他四处求医,得知他患上的是十分罕见的先天性成骨不全症。
  
  对于孙新运的父母来说,这个名字他们还不太懂,只知道,孩子的一生都要小心翼翼,将无法奔跑,甚至不能像同龄人那样行走,需要时刻提防。
  
  “有时走路摔一跤,身体就会出现好几处骨折。”打记事起到现在,做什么都十分谨慎的孙新运,还是发生了20多次骨折。
  
  直到2011年,他的两条腿上出现3处骨折,从此再也无法独立行走,坐上了轮椅。
  
  骨折,似乎成为孙新运人生的“拦路虎”,让他的生活处处受限,包括求学之路。
  
  到了上小学的年龄,母亲每天将他抱起放到三轮车上送到学校,放学时再把他接回家。但由于频繁骨折,他的上学路并不顺利,“每次骨折都要休学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光初中三年就休学3次。”
  
  其中一次发生在2014年,孙新运正准备踏入九年级时,再次发生严重骨折。这次,他休学近两年。这一次打击,几乎让他的希望破灭,“觉得人生充满了黑暗。”
  
  “别人拼,我要更拼”
  
  好在,孙新运得到了阜阳市心连心志愿者协会的关注与帮助:帮他联系相关医院和协会,送他去山东济南看病,接受手术。
  
  2016年,做了6次手术后,孙新运重返校园。
  
  “身体不好,就不要上学了”“功课落下那么多,再补也无济于事”……孙新运的耳边,常常有这样的声音。他一直默默承受,希望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重返课堂,孙新运承受着身体的疼痛外,还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把七、八年级落下的功课补上。在这种情况下,2017年,孙新运从颍东区老庙镇和寨中学,以全校中考分数第二的成绩考上了阜阳十中,中考化学成绩满分。
  
  高一刚进校时,他在全校摸底考中年级排名400多名,但仅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他就跃到年级前50名,并进入全校最好的理科班。
  
  高三那年,同学们都在争分夺秒地学习,孙新运每天还要抽出时间进行康复训练,但他没有把身体问题当成懒惰的借口,“别人拼,我要更拼。”
  
  疫情停课期间,孙新运在家除了坚持上网课,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外,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具体作息时间表,做模拟试卷和复习的时间不低于10个小时,完成8套模拟卷……
  
  “还能考得更好一点”
  
  与生俱来的疾病,让孙新运拥有一个玻璃般易碎的身体,但他从没有过“玻璃心”。阜阳市心连心志愿者协会秘书长吴家颍这些年一直在帮助孙新运:“难得可贵的是,他一直乐观开朗。”
  
  记得上高二时,孙新运成为班里的语文课代表。行动不便,为何要主动请缨,担任课代表?孙新运解释:“同学们都很友善,可因为不了解,跟我接触时多了一份谨慎,我不希望被特殊化对待。”孙新运渴望与同学“打成一片”,他觉得担任课代表,自己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与同学接触。
  
  事实也正如此,凭借着乐观开朗的性格,孙新运和同学们一起吃饭、学习、聊天,度过了高中三年的住校生活。
  
  今年7月7日、8日,孙新运顺利参加了高考。
  
  7月23日,他在网上查到了自己的成绩——454分,高出理科二本线19分。这个数字,他不太满意,总说:“还能考得更好一点。”
  
  但了解孙新运的人觉得,他能取得这个成绩,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希望有一天,也成为一名帮助别人的志愿者”
  
  这几天,孙新运一直在忙着志愿填报的事,来回地翻阅《报考指南》,他把目标放在了省内的大学。“省外路途远,我行动不便,去上学太麻烦,而且费用不低。”专业方面他考虑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或是软件工程类的。
  
  谈及大学生活,孙新运充满了期待。他想离开父母的“庇护”,独自去念书:“我认识很多病友,有的被父母照顾得很好,但因此缺乏独立性,直到上班后生活还不能自理。”
  
  对于孙新运来说,上大学是一个契机,他希望自己可以更加独立。“现在,我一直坚持进行康复训练,身体情况也逐渐好转。”
  
  对于未来,20岁的孙新运还没有太多打算,但一路走来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他非常感激,“希望有一天,也成为一名帮助别人的志愿者。”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