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阜阳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中,有一部分革命文物产生于抗战时期。其中,民国“第五战区阜阳县民众总动员委员会”铜证章尤为珍贵,它见证了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与帮助下,阜阳各地成立“动委会”组织各界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历史。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这枚铜证章见证阜阳抗日救亡运动历史 近日,记者在阜阳市博物馆见到了这枚珍藏的民国“第五战区阜阳县民众总动员委员会”铜证章。 该证章为铜质,直径3.3厘米,厚0.35厘米,呈圆形。外圈为蓝底,铸有繁体字“第五战区阜阳县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字样;内圆区域为赭红色底,中央饰有醒目的繁体“动”字。证章上斑驳的岁月痕迹清晰可见,无声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 “抗战时期,阜阳各地成立‘动委会’,组织、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这枚证章是发给‘动委会’成员,在组织活动时佩戴,以彰示其身份。”市博物馆馆长刘建生介绍。 记者了解到,这枚证章是通过“拣选”方式入藏的。所谓“拣选”,就是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废品收购站等处发现文物,“淘”来、“买”来。虽然无法考证这枚证章原主人的身份及其流落至废品站的原因,但它见证了抗战时期阜阳各界民众在“动委会”组织下团结一心、轰轰烈烈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历史。 在中国共产党推动和帮助下成立“动委会” 说起阜阳“动委会”,需要追溯其源头——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简称省动委会)。该组织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大力推动和直接帮助下成立的。 公开资料显示,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安徽籍国民党左派人士朱蕴山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他辗转回到南京,在中共办事处会见了董必武、叶剑英,表达了返回安徽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国工作的想法,得到董必武和叶剑英的支持。1938年2月,朱蕴山面见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兼安徽省主席李宗仁,建议组建总动员委员会,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支援抗战。李宗仁采纳了这一建议,并邀请朱蕴山参与筹建工作。1938年2月23日,省动委会在安徽省政府驻地六安文庙宣告成立,后迁至立煌县(今金寨县)。 “随后,阜阳地区的阜阳、太和、临泉、颍上等县‘民众抗日总动员委员会’(简称动委会)于1938年春相继成立,各区、乡(镇)也建立了动员分会。”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罗会芳介绍。 据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提供的资料显示,当时县“动委会”下设抗日工作团,承担“动委会”主要工作。同时,省“动委会”还先后向阜阳地区派遣成立了6个委托工作团。 县属工作团、省委托工作团团长多为共产党员,并建立了党支部。1939年7月,安徽省第七区动员指导处在阜阳成立,实际工作由共产党员朱鸿翔负责,进一步加强了对各县“动委会”和工作团的指导。这一时期,阜阳行政区动员指导处和各县“动委会”实际上成为国共合作抗日的重要组织形式。 中共皖北特委和各县委成立后,以“政一队”中的共产党员为骨干,进一步强化了对“动委会”和工作团的领导。 助推阜阳抗日救亡运动走向高潮 “阜阳地区各级‘动委会’和工作团,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指引下,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广泛开展统战工作,将阜阳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推向新的高潮。”罗会芳介绍。 综合来看,抗战时期阜阳“动委会”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广泛组建抗日团体,发动各阶层群众投身抗战。先后组建了青抗会、农抗会、商抗会、工抗会和妇抗会等群众组织,各抗敌协会下设宣传队、侦察队、慰问队、救护队等分支机构,在抗日宣传、动员参军、募捐筹款、慰问伤员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开展形式多样的抗日宣传活动。创办各类报刊,多数由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担任主编;在街头、集镇、乡村进行演讲,积极宣传抗战,同时还演出抗战剧目,以青少年为主体,教唱《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战歌曲;举办各种形式训练班,教授党的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论持久战》等抗日救国的基本道理;号召捐钱捐物,为前线战士募集寒衣、鞋袜,写慰问信,例如颍上妇抗会组织10个募捐队,发动妇女做军鞋8000双,支援前线部队。 开展战时教育,培养抗战救国人才。1939年1月创办“阜阳抗战中学”,聘请共产党员任教,培养抗战人才;同年5月,中共皖北特委在该校成立,积极开展党的工作,使抗战中学成为皖北地区党的活动中心;各县区乡还相继创办了抗战完小、抗战小学等教育机构。 组织训练人民武装,准备开展游击战争。中共皖北特委利用“政一队”的合法身份,派遣共产党员到国民党第11游击纵队开展政治工作,逐步掌握部分领导权。同时,通过委派共产党员担任洄溜区区长等职务,整训地方武装力量。中共临泉县委还成功安排共产党员担任2个区的区长和半数以上乡镇长,为开展游击战争奠定了组织基础。 在阜阳抗战史上书写浓墨重彩的篇章 遗憾的是,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的反动方针,桂系在安徽的统治也逐渐转向反共立场。1942年7月,国民党国防最高委员会和行政院明令裁撤各省市县“动委会”,至此,省“动委会”名实皆亡。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尽管省“动委会”和阜阳“动委会”仅存在四年多时间,却在安徽及阜阳抗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阜阳各级‘动委会’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广泛发动民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发展进步力量,团结中间势力,分化打击顽固派,掀起了阜阳革命斗争的新高潮,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罗会芳说。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