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阜阳加速全面融入长三角

2020-8-3 09:15|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26266|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方松高|来自: 颍州晚报

  记者昨日从市发改委了解到,自去年我市正式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以来,市委、市政府聚焦产业兴城、工业强市,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打好“长三角”“高铁市”两张牌,狠抓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重大项目落实,加速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充分对接沪苏浙中心区
  
  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主动加强与沪苏浙中心区深层合作。
  
  市政府分别与上海市徐汇区、松江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科技创新、产业互补、绿色农产品、卫生健康、人才培训交流等领域开展合作。
  
  主动落实定期会商机制。今年以来,市领导带队赴上海对接考察3次,共同推动战略协议议定事项落实。
  
  市委组织部选派干部到两区跟班学习,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与松江区积极对接开展订单式、定向定岗式职业技能培训,已输送300余名学生赴上海合作企业顶岗实习。
  
  各县市区也发挥比较优势,充分对接沪苏浙中心区。颍泉区政府、颍东区政府、阜南县政府分别与松江区石湖荡镇政府、车墩镇政府、新浜镇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颍州区政府与上海市松江区石湖荡镇政府签订政府合作框架协议,临泉县与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开展战略合作。
  
  已设立5个长三角招商中心
  
  我市分别在上海、杭州举办招商恳谈会,市领导带队赴上海招商2次,今年上半年全市在建总投资2000万元以上沪苏浙招商引资项目252个,总投资额766.2亿元,到位资金176.67亿元。设立5个长三角招商中心,截至6月底,共对接86个项目,其中签约项目30个,总投资67.39亿元。
  
  谋划建设“1+7”产业承接平台体系,推进阜阳经济开发区毗邻园区体制改革,以改革后的阜阳经济开发区为载体,打造省级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集聚试验区。市政府与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聚焦机制创新、产业升级、城市更新、服务集成等领域,建设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阜阳分区,打造省级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集聚示范区,目前该合作已初步纳入今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合作事项清单。颍上经济开发区与上海市G60国家商用密码产业园、中控国经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探索以“飞地经济”等方式合作共建颍上县科技创新产业园,打造成长三角一体化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新时代“飞地经济”发展的先行区。
  
  推进合作
  
  解决“卡脖子”关键技术
  
  我市积极推进与长三角大院大所合作。市政府与华东理工大学战略合作、与上海科学院战略合作已达成一致,近期将进行签约,计划在阜阳市建立华东理工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委托上海科学院联合开展《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沪阜科技合作研究》。
  
  围绕产业“卡脖子”关键技术,引导市内企业与长三角创新主体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界首市冠泓塑业有限公司与上海大学合作的“基于资源回收再利用的高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开发”项目,已申报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正在牵头制定PP再生塑料国家标准。
  
  积极与长三角共建创新平台。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复旦创新科技园、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颍泉分中心、江南大学颍上合作共建技术转移工作站等一批研发机构加快建立。
  
  在全省率先实现长三角
  
  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结
  
  我市积极主动对接长三角重点医疗机构,扩大异地就医覆盖范围,已与3108家江苏省医院、604家浙江省医院和532家上海市医院实现异地就医即时结报,在全省率先实现长三角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
  
  高标准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市政府与上海蔬菜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力争到2023年建立20个符合要求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量由2万吨增加到6万吨。积极开展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创建,成功获批创建基地14个,占全省的1/10。
  
  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将持续加强与长三角中心区深层合作、大力推进区域重点城市建设、着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优先地、加快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等,在新的起点上推动阜阳加快发展。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