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力促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8-20 09:42| 编辑: 戴斐 | 查看: 14850|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张凯培 通讯员 肖争鸣|来自: 阜阳日报

  对于安徽锦海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来说,今年上半年是公司发展史上最大的困难期和特殊的机遇期。
  
  困难——作为一家生产经营医疗器械的企业,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社会对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服、隔离衣等的强烈需求,公司需要快速提升产能并引进新的生产线,但一下子近2000万元的投入,让这家成立不到5年的企业有些吃不消。
  
  机遇——得知企业面临困难,太和县委县政府主动帮助出谋划策,县经信局、发改委等部门积极协调,企业不仅获得了400万元助保贷,还申请到省经信厅疫情期间技术改造设备奖补374万元、获得发改委奖补524万元。
  
  “这些帮助如同雪中送炭,不仅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也让企业更好地承担了社会责任。”锦海医药相关负责人赵强说,在各方资金的有力支持下,企业实现迅速扩容增产,仅2-3月份就为省、市、县三级提供数百万只医用外科口罩。
  
  得到政策支持的不仅仅是锦海医药。今年以来,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安徽徽科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也获得了400万元助保贷和500万元农商行税融通贷款,成功申请了省、市工业精品,并获得了市级新型工业化奖补资金40万元、现代医药基地资金支持300万元。
  
  “现代生物医药产业是太和的首位产业,多年来,我们就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它。”太和县有关负责人介绍,面对上半年特殊的经济形势,该县把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放在重要位置,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双联”活动,建立问题发现、会商、处理、问效机制,高效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其中,在送扶持政策方面,该县先后组织召开宣讲10次、座谈会7场次、专访254场次,广泛宣传新发展理念、解读扶持政策;在送生产要素方面,帮助数十家签约企业获得贷款,为4家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兑现一次性就业奖补,为23家小微企业落实新增岗位补贴;在送创新项目方面,帮助弘腾药业等8家企业申报省企业技术中心,帮助谷益生物科技等25家企业申报市级工业精品,帮助贝克药业等3家企业申报制造业单项冠军……一系列举措,为太和县医药产业做大做强提供持续有力支撑。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太和县共有药企416家,包括德信佳生物医药、凯悦制药等一批知名药企,已形成了以医药原料、制剂、现代中药为主体,以药用辅料包材、医药物流为配套的产业体系。
  
  今年上半年,太和县73家规模医药企业完成工业产值91.29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20.36亿元;硕佰制药、四环科宝等项目加速推进,欣奕华制药等项目建成投产。另外,薄荷、桔梗等30多种特色中药材种植面积持续扩大,目前已达到16.9万亩;物流和电商平台加速发展,终端覆盖全国1.5万家县级以上医院、2万家连锁药店的药品销售网络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太和医药影响力持续增强。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