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早已立秋,但近来天气仍是酷热难耐,让不少人发出“恨不钻进冰箱里”的感慨。在阜阳有这么一群人,一年四季在-18 ℃的冰库里工作。即使到了酷热天,他们仍要穿着棉衣棉裤,体验“冰火两重天”。 爽!从脚底直透头顶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颍东经济开发区内的阜阳零下18度商贸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经营速冻水饺、汤圆、冰淇淋等食品。如同公司的名字,其冷库长年保持在零下18℃。 随着厚重的大门打开,冷库里一股刺骨寒气伴随着制冷机的轰鸣声扑面而来。 仗着身体还算壮实,记者试着不穿棉衣、棉裤走进冷库,立即一股冰爽劲从脚底直透头顶——爽!瞬间,全身汗水干了,毛孔倒立,不由自主地抱紧了双肩。 记者不敢再“逞强”,赶紧跟着搬运工施健走出冷库,换上臃肿的棉衣、棉裤。 再进入冷库,记者看到,冷库顶端凝结着一层层冰霜,400多平方米的库房里堆满了各类速冻食品包装,据说两万多件。 “冰火两重天”,工作权当避暑 作为95后青年,大概是因为年轻力壮,虽然接触冷库搬运工才5个多月,但施健没有感到一点不适应。他的主要工作,是每天按照要求将这些食品分类堆放。 “刚来时天还很冷,温差小,没感到不舒服。现在天太热了,进去就跟进冰箱一样,冰火两重天!”施健乐观地说,他很喜欢这个工作,夏天权当避暑了。 进进出出冷库几次,记者充分感受到了“半边酷暑,半边冰爽”的滋味。冷与热来回转换,汗水干了又湿,湿了又干,黏黏的依附在皮肤上,一点也感受不到“避暑”的浪漫。 除了整理存储物品,将货物在冷库和运货车之间搬来搬去,也是施健等人必做的工作。 按照工作制度,搬运工人连续在冷库中作业不超过1个小时。记者现场看到,冷库的角落里装有监控设施,一旦监控室发现冷库出现异常,或者搬运工反应迟钝,就会去打开库房,让其停止作业并及时撤出冷库。 温差很大,工人也很少生病 目前,冷库里共有4位专职搬运工,其中从事搬运时间最长的是一位大姐——今年38岁的刘娟。她从事冷库搬运工作3年多了,每月5000元左右的收入,让她对这份工作比较满意。 “我最喜欢冬天。夏天热冷交替,身体不好受,而冬天温差小,工作起来好受一点。”刘娟说,出去一层汗、进来一层冰,这对身体来说是一种考验,但大家平时都很少生病。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