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男童患上罕见病 妈妈期待更多奇迹

2020-11-30 09:33|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33104|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任刚/文 通讯员 田鋆生/摄|来自: 颍州晚报

  “妈妈你忙吧,我要学习了!”每天上午8点半,尧尧(化名)费力地摊开课本,开始在家早自习。从一年级开始,只有初中学历的陈玲便在家辅导儿子自学。
  
  尧尧今年8岁,是极为罕见的SMA(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而按照医学的观点,他最多活不过两岁。
  
  “难以活过两岁的孩子”
  
  陈玲今年39岁,是阜南县郜台乡马台村人。2012年10月14日,陈玲生下了儿子尧尧。陈玲说,尧尧刚出生时,白白胖胖眼睛大大的,非常惹人喜爱。但在尧尧三个多月大时,她注意到他好像四肢无力,当时家人以为是营养不足,又过了一个多月,孩子的情况依旧没有改善,全家人着了慌。
  
  陈玲和老公先带孩子到县城医院做了脑部CT,检查结果一切正常,“医生找不出毛病,但感觉孩子临床表现不对,建议到外地大医院再去查查。”陈玲又带着孩子赶到了合肥省立儿童医院,在做了磁共振等一系列检查后,医生的说法令陈玲和丈夫如堕深渊,“这个病叫SMA(脊髓性肌萎缩症),是不治之症。全世界都没有办法治疗,一般情况下得了这个病最多活不过两岁。”
  
  抱着一线希望,陈玲又带着孩子跑遍了北京、上海、武汉等各大城市医院,得到的答复无一例外。
  
  陈玲不愿意放弃,她坚信快速发展的医学和自己对儿子的爱,会创造出奇迹。
  
  坚信能创造奇迹的妈妈
  
  在带着尧尧返乡后,陈玲在县残联为他申请了免费康复项目,每周带着孩子往返于县城和家之间,为他进行康复训练。
  
  让陈玲欣慰的是,虽然尧尧全身肌肉萎缩无法行走,但思维清晰、口齿伶俐,学习新事物特别快。孩子3周岁时,陈玲带着尧尧来到县城一家幼儿园,希望孩子能和正常孩子一样接受学前教育,被拒之门外。
  
  不死心的陈玲带着尧尧来到其他幼儿园求学,最终来到第6家——阜南县一中幼儿园时,负责人被这位执着的妈妈打动,同意了尧尧入园。同时,免去了他的一切费用,但院长提出一个要求,陈玲需全程陪读。读幼儿园期间,尧尧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每天都很开心。
  
  幼儿园毕业后,陈玲又在家乡的村小为尧尧报名。但尧尧的身体状况不适合在校读书,陈玲就把书本领回家,自己在家教尧尧,考试时她再把尧尧背到学校。尧尧学习很努力,每次考试都能考到90多分。
  
  今年,为了尧尧的康复训练,陈玲在朋友介绍下,在县城的天香华庭小区租了间毛坯房。房东得知孩子的情况,收费很低,一年只要6000元房租。
  
  每天清晨,陈玲早早起床,为上小学的女儿做好早饭。送走女儿,她便为尧尧穿好衣服,抱上特制的轮椅,为他洗漱喂饭。
  
  每周的二四六三天,陈玲会带尧尧在县残联康复机构做康复,其余时间在家教他学习。尧尧很爱读书,每天按照妈妈制定的教学计划,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除去身体上的不便,尧尧和同龄人一样爱玩爱笑。尧尧喜欢吹口琴,看妈妈累了倦了,就吹段口琴给妈妈听。
  
  期待更多奇迹出现
  
  陈玲前几年加入了全国SMA微信群,经常在群里和全国的病友家长们交流康复经验。
  
  2016年,陈玲在病友群中得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专用于SMA康复的药物诺西那生钠在美国研发成功。陈玲所在的康复群瞬间沸腾了!群里的家长们激动地欢呼,觉得孩子有救了。
  
  2019年2月22日,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当年的10月10日,国内首批10位SMA患者接受了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第一针输注治疗。就在群友们充满期待的时候,又一条消息将他们再次打进深渊:每针70万元,一年至少3次,终生不停药!
  
  这种药物什么时候能在国内纳入医保?陈玲多次往返相关部门问询。“今年省医保局的同志接待了我,说我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有统筹基金和大病兜底,”陈玲说,按照那位同志的说法,尧尧注射这种药物,国家可以承担其中的大部分费用。陈玲在网上查询得知,根据各个省市的具体情况不同,患者注射这种药物,可以报销30万至60万元不等。
  
  但即使按照最乐观的情况估计,陈玲家每年也需要承担至少二三十万元的医药费,而且必须先交纳足额药费,才能根据流程办理相关手续。
  
  上个星期,在亲友的建议下,陈玲试着在网上发起了水滴筹,如今已经集得爱心款十万余元,这让她又看到了希望。
  
  陈玲曾经创造奇迹,将医生预言“难以活过两岁的孩子”带到了8岁,她希望将来能有更多奇迹出现,希望尧尧能被治愈,能像正常孩子那样,在阳光下快乐地奔跑。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