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洋正在工作中 5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透露,目前正在抓紧编制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看不见摸不着的“碳排放”怎样计算?“碳排放核算员”可以告诉你答案。 每天与数据公式打交道 今年是董洋从事碳排放核算工作的第5年,也是他进入阜阳昊源化工有限公司的第13个年头。“大多数人对我的工作不甚了解。有些朋友以为我是卖煤炭的,实际上,我是算碳数据的。” “我每天与各种数据、公式打交道。碳排放量虽然看不到、摸不着,却可以通过原料、耗能,利用公式间接算出来。”董洋有着理工男的缜密思维,用词非常专业。 每天到厂,董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计量器是否准确。“每天,企业会进大量的含碳原料,磅秤细微的差别,都会带来很大的误差。” 核算是一个长期而繁杂的工作。他会从每天进的原料中提取样品,化验分析其每个单位产生的热量,再用公式计算出当日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形成日报、月报、年报。 董洋说,这些碳数据是企业自身未雨绸缪的监管,通过精准摸清碳排放的“家底”,对企业朝着低耗能、有竞争力方向转变大有帮助。 坚信这份工作将改变生活环境 在阜阳,目前仅有电力行业启动了碳交易,化工行业尚在观望中。去年,中国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热情被重新点燃,中国成为全球低碳实践的创新者、引领者。作为化工行业从业者,董洋既感受到碳排放前景广阔,也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每天,他会关注当日的“碳资讯”。“就像股票一样,碳交易数据每天有涨有落,昨天每吨达到了50元。”董洋说,企业通过节能减排、技术更新节约下来的碳排放量,可在碳市场上卖出获得收入,还可跟随碳价格有计划地实施卖出或买入,同样可以获得收益。“当企业意识到这一点,碳排放核对员对企业来说意义重大。”董洋坚信,自己做的这份工作将改变大家的生活环境。 “也许有一天,随着极圈消失、大陆面积减少,人们开汽车出行都要有碳配额。”说到温室气体引起的气候变化,董洋充满了忧患意识。他希望有更多企业、更多人了解和重视碳排放,“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我们要保护这唯一的家园。”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