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念好“早”字诀 打好午收仗

2021-6-1 08:47| 编辑: 戴斐 | 查看: 19078| 评论: 0|原作者: 通讯员 刘子奎|来自: 阜阳日报

  眼下,一年一度的午收已经展开。秸秆综合利用如何开展,收割机械是否到位,帮困措施怎样落实?日前,笔者在临泉县杨桥镇进行了走访。
  
  早宣传,确保实现零火点
  
  5月26日上午,笔者途经杨桥镇后郭寨、刘大、七里桥、二冯等村时,广播里正在宣传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政策。
  
  据悉,为更好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杨桥镇于去年实现了村村通广播。午收到来之际,该镇21个村(社区)打开大喇叭,不间断宣传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
  
  “政府提前宣传,我们就能早日了解今年秸秆利用方式与去年有啥不同。”二冯村村民韩东城告诉笔者,是继续粉碎还田,还是打捆回收,提前了解政策,秸秆处理就有了方向。
  
  今年午收,杨桥镇继续打捆回收小麦秸秆,一来可为国能生物电厂提供原料,二来可以保障当地的牛羊养殖大户饲料充足。
  
  另悉,为确保实现零火点,杨桥镇按照定人员、定地块、定责任的办法,织密镇、村、组三级包保网络,确保午收期间24小时有人值守。同时,各村(社区)分别成立由青壮年劳力组成的应急小分队,以备应急之需。
  
  早落实,300多台收割机联系到位
  
  “花七八万块钱买一台收割机,一年就等午收这几天挣钱呢,机子得全面检查一遍,免得收割时掉链子,耽误事。”两手沾满黑乎乎的油灰,忙着检修收割机的韩庄村农机手徐春帮说,这段时间,他和村里其他机主一样,都在提前保养机械,确保午收期间多割麦、多挣钱。
  
  据了解,杨桥镇本地的收割机保有量不多,70%以上的小麦都要靠跨区作业的收割机完成。因此,外地收割机何时抵达,事关小麦颗粒归仓。
  
  “为保证机械及时到位,我们通过县农机局联系跨区作业收割机,并发动经纪人联系外地农机手。”杨桥镇党委书记李海峰介绍,目前,午收期间需要的300多台收割机已联系到位,大规模机收将于6月3日前后展开。
  
  早安排,组建42个互帮互助组
  
  每年“三夏”,面对小麦收获、晾晒等繁重劳动,部分留守在家的妇女和老人愁容满面。为此,杨桥镇以村为单位,由镇村干部、党员牵头,组织在家的青壮年成立互帮互助组,为缺少劳力的家庭提供必要的帮助。
  
  近几年,每到午收秋收,刘大村村民刘涛都主动帮助邻里干农活。“都是乡里乡亲的,谁还没有遇到困难的时候。别人困难时,应该力所能及地帮一把。”刘涛说,今年他早早地报名加入了午收互帮互助组。
  
  “目前,全镇已成立42个午收互帮互助组,成员多达500多名。”杨桥镇镇长韩超说。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