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娟与同事一起查看“院士辣椒”长势 6月9日,记者走进位于太和县的安徽有机良庄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看他们如何带着村民玩转现代农业。 种养殖注入高科技 在有机良庄的辣椒育苗大棚里,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和其团队带来的“院士辣椒”苗长势喜人。这些辣椒品种经过试种后,有机良庄还将进行回购,解决农户的销售问题。 穿过辣椒育苗大棚和摆满鲜花的花卉育苗大棚,眼前出现一个个摆放整齐的集装箱。打开一个集装箱的顶部,只见鱼群在十多平方米的空间里游来游去。集装箱的下方则是两排蔬菜种植槽,里面种植着一种名为“神仙菜”的野菜。这就是公司依托新技术、新设备和企业科研成果转化,创新的国内第一家受控式集装箱养殖“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种养基地。“集装箱养鱼杜绝了淤泥不利物质、药物残留等。”公司副总经理陈丽娟告诉记者,集装箱内部设有环水养殖系统,过滤出鱼粪和有害细菌,让外排“污水”变成浇灌蔬菜、花卉的有机肥料,过滤、处理后的清水会再次流进养殖箱里,达到生态循环。 马泡瓜为皖北特有物种,原来是一种野草。到了有机良庄,它变成了全身都是宝的“香饽饽”。“这也是邹学校院士工作站推进的一个项目,马泡瓜油项目。”陈丽娟介绍,马泡瓜全身都是宝,种子可榨油,瓜可食用,果皮可提取葫芦素……马泡籽油为浓香型高级食用油,适合三高人群食用,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衰老、抗疲劳等功能。公司计划推广10万亩优质马泡瓜原料种植基地,可带动近10万名农户种植,年增收2000万元。 助力脱贫提供技术资金支持 2014年,陈丽娟进入有机良庄工作,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农业的她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由一个不懂农业技术的“小白”变成了农业生产的行家里手。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陈丽娟看来,物质帮扶简单易行,作用明显,但是治标不治本,解决的只是一时之需。一方面,公司吸纳脱贫对象在基地工作;另一方面,为脱贫对象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让他们在公司的平台上自主创业。在陈丽娟的建议下,有机良庄专门划出一块生产经营用地,打造扶贫产业园,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运营模式,带着脱贫对象一起干。脱 贫对象通过承包大棚、参与种管、股份合作等方式,以承包利润、务工收入、土地租金、土地入股分红等形式获得收益,最终达到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目的。 截至2020年底,有机良庄共带动周边农户1200余户,带动贫困人口1385人,为贫困户增收共计680万元,人均4909元。同时带动残疾人就业25人,并与周边10个行政村签订产业扶贫协议,村集体每年可获得近50万元的固定收益。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