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臧玉琦:不忘党恩,继续发挥余热

2021-7-1 08:57| 编辑: 刘黎 | 查看: 6123|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汪乐意 实习生 张宇菲 文/摄|来自: 颍州晚报


  


  我叫臧玉琦,今年84岁,出生于“七七事变”的第二天,正值日军全面侵华。1938年,日军占领南京,离我的老家安徽寿县越来越近。父母带着我外逃避难,背井离乡,后定居遵义。后来,父亲收到了老家的报丧信:我的祖父在抗战开始不久后去世。一家人只能掩面哭泣,向老家的方向遥祭。
  
  至今,我的脑海中仍记得童年时母亲哼唱的小曲:“在那个悲惨的时候,离开了我的家乡……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故乡的庭院……”
  
  抗战胜利后,我渐渐明白,是共产党给我们带来了曙光,他们是真正为人民而战斗的人。建立新中国后,我们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经历过战乱年代,父母对共产党十分感恩。在耳濡目染下,我萌生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想法。
  
  1955年,从农校毕业后,我成为一名扎根基层的农业技术人员,致力于农业生产。1973年,我被调到阜阳地区农科所(后更名为阜阳市农科院),研究农作物栽培育种、病虫害防治等。1981年,我终于等来了入党的契机,连夜写了份入党申请书。次年,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我积极争做排头兵,远赴海南学习杂交水稻技术,为阜阳领回杂交水稻种子;大力推广脱毒甘薯种植,保障阜阳500万亩甘薯高产;参与多个小麦、大豆高产优质新品种的育成和应用……在一系列科研工作中,我们农科所的党员队伍始终冲在最前线。
  
  1997年,我退休了,但始终不忘党的恩情。如今,儿女也是党员。
  
  近年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百姓安居乐业。我希望,自己在余下的人生中,宣传好党的政策,继续为党的事业发挥余热。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