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高考前,17岁小伙捐造血干细胞救父

2021-8-23 08:41|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29147|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任刚 实习生 杨雅坤 通讯员 武万勇/文 记者 王军侠/摄|来自: 颍州晚报

  龚开新是一个刚满17岁的小伙,今年4月份时,他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帮患白血病的父亲龚守辉延续了生命,也因此耽误了近两个月的高考复习时间。即使如此,他依旧通过努力考上了大学。
  

  在房门上刻字勉励自己
  
  8月20日上午,颍上县八里河镇万台村,在村干部带领下,记者走进了龚开新的家。因为到了每周的化疗时间,龚守辉当天早上便离开了家,留下龚开新在家陪伴爷爷奶奶。
  
  一张木床、一张书桌、一把椅子,构成了龚开新卧室的全部。这间灰蒙蒙的房间里唯一的亮色,是桌子上放置的一个哆啦A梦娃娃。这是龚开新15岁时,亲戚送他的生日礼物。“最艰难的时候,是它在陪伴我。”龚开新说,自己在逆境时许下很多梦想,期望在哆啦A梦的注视下,通过努力拼搏实现,“考上大学算是第一个”。
  
  卧室的房门上,被龚开新用小刀歪歪扭扭刻了四个字:“好好学习”。这是刚进入高中时,龚开新刻下来勉励自己的,字迹很有力度,看上去格外显眼。
  
  为救爸爸高考前两地奔波
  
  虽然家境很普通,但龚开新一直很快乐。每次将奖状带回家给爷爷奶奶看时,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总会让他忘记生活中的烦恼:自幼父母离婚,爸爸外出务工,长久的留守儿童生活……
  
  初中毕业后,开新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颍上一中竞培班。他刻苦努力,学习成绩始终处于中游之上。了解到开新家庭情况的班主任经常鼓励他好好学习。就在开新对未来充满憧憬时,2020年10月,一个来自爸爸的电话打乱了他的学习生活。
  
  “爸爸在电话中的声音,让人感到他情绪很低沉。”开新这样形容当时听到爸爸声音的感觉。当时他只知爸爸得了重病。后来爸爸被确诊为白血病,开新忍住眼泪,一边安慰奶奶,一边暗暗发誓,一定要挽救爸爸的生命。
  
  今年初,开新赶到爸爸接受治疗的苏州市弘慈血液病医院。主治医生告诉他,这种疾病虽极难治愈,但通过骨髓移植(即造血干细胞移植)即可有效控制甚至治愈时,开新毫不犹豫地撸起袖子,“我给爸爸移植!”后来,开新反复三次赴苏州化验、配型,医院确定了为他做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时间,当时已是2021年4月份。
  
  你永远都是老爸的骄傲
  
  5天的动员剂打完后,开新躺进了造血干细胞采集室,看着自己的血液不断被抽出,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一点点完成采集,他忽然有种奇妙的感觉:爸爸给了我生命,我用这种方式挽救他的生命。
  
  移植手术进行得很成功,手术后,开新顾不得休息,第一时间坐上火车赶回学校。从赴苏州确定采集造血干细胞到最终采集成功,前后共用去近两个月时间。对于一名临近高考的高三学生来说,开新要加倍努力,把耽误的时间一点点弥补回来。回到校园,他发了疯似地学习,一丝一毫也不敢怠慢。
  
  高考前一天,龚守辉办理了出院手续,赶回家乡,在考场附近租了间房子,陪开新度过最难熬的时刻。从晚饭到入睡,父子俩相对无言。直到第二天清早出发时,龚守辉才忍不住对儿子说了句:“加油!无论怎样,你都是老爸的骄傲!”
  
  高考成绩很快下来了,龚开新以文科543分的成绩达到二本线,最终被池州学院录取。这个成绩让开新略感失望,更让龚守辉感到自责,“如果不是为了救自己,儿子学习就不会耽误,最终的成绩肯定会更好。”
  
  带着感恩的心继续努力
  
  龚守辉患病的消息传来后,村干部号召村民们积极捐款,短短时间便筹集了3万多元医疗费。镇村干部也想尽办法,为他解决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开新考上大学的消息传出后,镇里又积极为他申办助学贷款。几天前,县关工委持续开展的资助困难大学新生活动,又将开新列入资助名单。这一切都让开新对有爱的乡亲们充满了感激之情。
  
  就在采访临近结束时,曾经采访过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市民张女士,通过记者的朋友圈得知了龚开新的故事,当即转来1000元爱心款。她再三叮嘱,不要留下名字,希望这个有孝心的男孩能够健康成长,早日成为栋梁。
  
  “谢谢您,不知名的阿姨。”收到爱心款后,龚开新托记者转给张女士一句话:“我一定努力学习,长大回报社会,不会辜负您的期待。”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