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南海艇终于来到我市。11月10日14时50分,037Ⅱ型导弹护卫艇南海号,在两艘拖船的牵引下,缓缓驶过沙颍河颍上闸,而后通过颍上四桥。 这是一艘曾见证香港回归的的退役功勋舰艇,预计11月16日抵达目的地界首市徐寨大桥附近码头。根据规划,界首市将围绕南海艇等退役装备建设一座国防教育主题公园。 记者 王军侠/摄 11月10日14时50分,市民关注的037Ⅱ型导弹护卫艇南海号,在两艘拖船的牵引下,自东南向西北,缓缓驶过沙颍河颍上闸,向着既定目的地继续行驶。记者了解到,南海艇预计于11月16日抵达目的地界首市徐寨大桥附近码头。 昨日13时40分许,记者一行来到颍上闸管理站,此时不远处的颍河大桥上已有不少人围观,桥下也不时有人驾车前来,想要一睹南海艇风采。 “来了来了!”14时40分,有人发出欢呼,颍河远端拐角处的两栋楼房之间,一个银灰色的艇若隐若现。 14时52分,在两艘拖船一前一后的拖曳下,南海艇出现在围观市民眼中。现场氛围瞬间热闹起来,人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珍贵的镜头。 这是一艘银灰色的战艇,在日益强大的中国海军舰艇部队,与动辄上千吨乃至上万吨的护卫舰、驱逐舰、航母相比,作为037Ⅱ型导弹艇的南海号无疑是个“小老弟”。虽然被划为“导弹艇”序列,但按照国际划分习惯(500吨以下为艇,500吨以上为舰),标准排水量达到520吨的南海艇其实更应该称为“轻型护卫舰”。不过,由于是从037导弹艇改进而来,我国海军还是习惯性将它划归导弹艇序列。 当南海号导弹艇从电视屏幕上走到现实中,记者才真正感受到,这艘曾于1997年7月1日见证香港回归的功勋战艇,是怎样的一种威武雄壮和气势恢宏。 两座六联装鹰击反舰导弹威风凛凛,双37毫米自动舰炮怒指蓝天,两座双25毫米防空炮阵列森严,虽然拆除去了顶端天线和部分装备,这艘集合了上世纪90年代国内最先进科技制造的战艇,冰冷的艇体上依旧闪烁着作为战争机器的工业之美,无愧驻港部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美誉。 南海艇以一种尾部向前、头部向后的姿态,在两艘拖轮一前一后的拖引下,缓慢驶入颍上船闸的引航道。安徽颍上颍河船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顾磊说,南海艇于11月8日进入淮河流域后,公司便开始主动对接,工作前置,安排引航船前往接引,确保安全万无一失。颍上闸的高度约为9米,而拆除掉天线的南海艇最高为8.3米,完全可以顺利通行。 被拆除掉动力系统的南海艇行驶速度缓慢,全靠两艘拖船带动。 由于上下游水差在6米左右,在进入闸室约半小时后,当闸室水位与上游齐平,大门缓缓打开,南海艇在现场市民的欢呼与《歌唱祖国》的歌声欢送下,继续向前行驶。 负责接艇的界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朱涛告诉记者,按照计划,南海艇将于11月12日抵达太和县耿楼闸,停留两天,将拆除掉的雷达天线等安装上去,并粉刷油漆,恢复原貌,11月16日抵达界首市的沙颍河徐寨大桥附近码头。“将围绕南海艇等退役装备,建设一座国防教育主题公园。”朱涛说,目前已经有两辆装甲输送车、两门高射炮、三辆坦克(含一辆水陆坦克),“不久的将来,那儿将成为人们现场感受国防现代化建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去处。” 为迎接南海艇到来,市交通海事部门提前进行了准备。11月10日清晨,南海艇从淮河进入沙颍河后,杨湖海事搜救基地的海巡艇就前往迎接并为其引航。市海事中心通过沙颍河信息化系统全程关注南海艇行程,并协调颍上船闸、阜阳船闸和太和耿楼船闸为南海艇提供过闸便利。南海艇航经阜阳期间,颍上、阜城三区、太和、界首海事部门将进行接力式全程护航。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