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民航中心发布《安徽阜阳机场“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简称《规划》),对“十三五”期间阜阳机场的成绩和不足分别做了梳理总结,对“十四五”发展做了规划。 打造成区域性中型机场 根据统计,“十三五”期间,阜阳机场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341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2687.9吨,航班起降30219架次,实现营业收入12837万元,其中非航收入1505万元(2020年为368万元),非航收入占比12%。目前,阜阳机场运营航线16条,合作航空公司9家,航线覆盖北上广深一线城市,通达成都、海口、珠海等21个大中城市,航线网络已基本全覆盖。 根据《规划》,预测到2025年,阜阳机场旅客吞吐量有望突破16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突破8000吨,基本建成集高铁、机场等站场一体化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形成通达长三角、辐射皖北的交通网络,成为区域性中型机场、区域性航空货运中转基地、安徽支线机场四型标杆。 分为两阶段目标:第一阶段(2021年-2023年),到2023年,阜阳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30万人次,开通航线23条,通达城市30个;第二阶段(2024年-2025年),到2025年,机场跑道再向南延长400m至3200m;配套建设飞行区、航站区、货运区等机场设施项目;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60万人次,开通航线28条,通达城市36个,货邮吞吐量达8000吨,基本建成集高铁、机场等站场一体化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形成通达长三角、辐射皖北的交通网络。 提出十大重点举措 为了实现目标,《规划》提出十大重点举措,包括争创一流支线通达能力、争创一流航空物流发展、争创一流机场建设品质、争创一流平安机场、争创一流人文机场、争创一流绿色机场、争创一流智慧机场、争创一流经济社会效益、争创一流管理创新能力、争创一流党建水平。 其中,在争创一流支线通达能力方面,将优化航线网络布局。2025年之前(“十四五”),加强与广州、深圳等国际机场联系,调整航班为1天2班;加密大连、长沙、昆明等国际机场航班,调整为1天1班;开通至贵阳、福州、乌鲁木齐、沈阳等城市航线。2035年之前(远期),恢复阜阳至北京大兴、青岛、杭州等城市航线;增开大理、湛江等旅游城市航线;补充完善至其他中远距离核心城市航线,包括石家庄、拉萨、包头等。 在争创一流航空物流发展方面,将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按照“一枢纽、一中心、一基地”发展理念,打造阜阳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建立货运物流集散中心及通航产业基地。随着机场扩建,现有航站楼会改造成货运站及物资仓库,为机场货运业务发展提供助力。同时充分利用阜阳机场和阜阳高铁西站相邻的区位优势,实现高铁物流与航空货运的布局衔接,发展空铁联运物流枢纽,形成“铁-空”融合发展。 同时,积极发展航空、物流、高新技术等临空产业,积极打造特色航空小镇。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