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郭金山,临泉县生态环境分局退休干部 荣誉:相继荣获“阜阳好人”“阜阳最美人物”“阜阳市道德模范提名奖”“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安徽省“月评十佳”学雷锋志愿服务个人典型等荣誉。 为采访曾徒步走完约18公里的高铁临泉段,为保护古树连续两年实地详细调查和走访……年过六旬的郭金山积极组织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被称为临泉公益活动的“引路人”。 致力于记录家乡的发展变化 记者:退休后,您专注于公益事业,参与报道了县里的多个新闻,被称为“全县最活跃的退休干部志愿者和宣传员”。您觉得自己热衷公益的动力何在? 郭金山:2015年退休后,我想继续发挥余热,为社会做贡献。由于多年参与公益服务,2017年4月,我被推选为临泉县青年志愿者协会监事长兼宣讲组长。用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家乡的发展变化,这是我的兴趣,更是出于对家乡的热爱。 记得2019年12月1日,郑阜高铁建成通车,我满怀激动地前去报道。其实,这条途经家门口的高铁,我已跟踪报道多年。我曾徒步走完了约18公里的临泉段,目睹了建设工人辛勤劳动的感人施工场面,采写了稿件《高铁工地党旗飘扬》;我曾夜间搭乘铺轨列车,采访记录铺轨过程,拍出的摄影作品《挑灯夜战铺钢轨》登上了央视,并获阜阳日报社的新闻摄影大赛一等奖。 记者:在帮扶基层困难群众方面,您是怎样做的? 郭金山:身为志愿者,我一直关注最需要帮助的人。一次志愿服务中,我了解到,滑集镇村民刘广华家因病致贫。74岁的母亲身患直肠癌和青光眼、12岁的儿子聋哑、9岁的女儿患自闭症,6岁的女儿患鞭虫病,一家人生活非常困难。于是,我及时向县委宣传部、县关工委等部门汇报,协同对接当地医院、学校等对其家庭进行帮扶。我还记录下了这一扶贫工作缩影,采写纪实文学《穷亲戚遇上好心人——全家数人遭不幸,多方关爱见笑容》,获临泉县“我的扶贫故事征文”一等奖。 始终把环保宣传放心上 记者:除了宣传家乡,您还一直致力于环境保护,这方面有什么故事吗? 郭金山:2015年,我从临泉县生态环境分局退休后,依然把环保事业放在心上。 有一次,我发现临泉县田桥街道柴张庄有一片200多年的黄檀古树群,极具科研和观赏价值。2017年,由于城市建设,这片古树林面临被铲除的危险。我带领志愿者连续两年实地详细调查和走访,并为每棵树都进行编号,记录了名称、高度、树围等详细数据。我采写的报道《临泉城南200年古树林秋色醉人亟待寻求保护》,引起了高度重视。2019年11月,这片极具价值的古树群被林业部门立碑保护。 记者:您一直致力于环保宣传,这方面有什么创新之举? 郭金山:其实,我一直在思考环保宣传的创新之路。多年来,我一直有集邮的爱好,我把这个爱好与环保融为一体。 退休后,我带着环保主题的邮集和邮戳品,到全国各地参加邮展,一路倡导和宣传环保。2016年,我的邮集《地球自述:我发烧了》获得全国性奖项。此外,我还通过绿色骑行、环境日宣传等活动,创新性地进行环保宣传,受到很多人关注。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