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有亮点够精彩,才能得高分

2022-5-27 08:52| 编辑: 刘黎 | 查看: 94643|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牛桂芹 通讯员 邵思涵|来自: 颍州晚报

(阜阳一中 王利年)

      在考场上如何写出一篇成功的作文,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发出“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的感叹之后,总结出古今求学之人“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道理,其中给了我们深刻的启发。
  
  深思:慎重审题
  
  审题的重点在抓住关键,读懂内容。综合材料,抓住核心概念、关键语句、重要对象等要素,读懂并概括内容。既要抓住关键语句,又不能忽视材料细节,需要“全面把握”,切勿断章取义。
  
  审题的另一个关键点在于审准情境,落实任务。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除了上面所述的“关键词意识”之外,还要拥有以下四种意识:
  
  身份意识。不出意外,一般要求以“青年”身份进行写作,当然具体还要看题目中显性或隐性规定。审题时一定要明确这一点。
  
  对象意识。即读者对象是谁。过去,高考作文写作是长期缺失读者对象意识的。现在,写给谁的,任务指令中已经很明确、具体了。
  
  文体意识。整体看来,大多数同学都会写出议论文,但是仅今年有时候又要求写成如材料规定的演讲稿、书信、观后感、慰问信等应用文,需要遵照老师的指导,把两方面结合好。
  
  情境意识。对于高考作文的“情境”的理解,不妨从三个方面去认识,一是读懂当今伟大的时代,二是读懂材料,三是懂任务指令。
  
  慎取:论据、结构
  
  立什么意,要谨慎。在题意范围内,考生都关注热点话题,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武器,表达自己认知和看法,弘扬伟大的时代精神,敢于追梦,勇于奋斗。让思想充满张力,需要从人文经典中积累思想和思维方法;加大思考容量,思考尽可能辩证周全;剖析现象与问题,要善于进行文化多向度思考。
  
  选什么样结构方式,要谨慎。从文章整体看,无论是选择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等通常方式,还是选择“起承转合”“引议联结”模式,都结构清晰完整,给阅卷老师清新爽朗的感觉,自然得高分。
  
  运用什么论据,要谨慎。可选择经典课文中的相关内容作论据,阅卷作文老师都来自教学一线,对教材有深厚的感情,看到考生有这些熟悉的表达,会倍感亲切,得高分的可能性会增加;选择热门素材做论据,事关当前重大事件和有卓越功勋的英雄人物,都可以作为例证。
  
  处理热点话题,要谨慎。2022年高考值得关注的热点如下:
  
  ①建党100周年仍然要重点关注。
  
  ②习近平总书记在共青团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国青年白皮书》、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建议考前要仔细阅读。
  
  ③教育领域,建议关注五育并举。劳动教育和美育是关注的焦点。
  
  ④俄乌冲突,和平与生命的话题要留心。
  
  ⑤改革开放与国家可持续发展也许会进入命题人的视野。
  
  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对是理解分析话题的标尺。
  
  另外,提醒高考生:文章成败的关键在于思考,做不到“深思慎取”难以写成优秀作文,考场上时间非常紧张,无论如何都留足“运思”的时间,成竹于胸自然会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提醒:开头精彩、结尾有力
  
  开头和结尾是考生留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开头精彩,会引人入胜。
  
  开头常用方法:开门见山、使用修辞、疑问开头、巧用题记。
  
  结尾有力。好的结尾,是留给阅卷老师的最后一眼印象,更是考场作文的最后一道风景线。
  
  建议可采用如下方法:首尾呼应;妙用修辞。有了这些,再加上“以情动人”等,将不失为一篇优秀作文。
  
  最后特别提醒高考生:卷面书写一定要工整,清晰。书写是汉语言文学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给阅卷老师的是第一印象,而这个印象会直接影响到阅卷老师对这篇作文的接受程度。即便不能写一手漂亮的字,也一定要整齐、清晰,不要因为这些影响了分数。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