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清理错题,每日一练 (阜阳一中 徐婴) 针对化学复习,建议从以下入手: 查漏补缺 可对照考试说明上的知识考查范围或教材的目录,逐条落实,检查自己哪一部分知识点还不熟悉或不扎实,重点记忆和理解;浏览一下近几年高考试题分析,并通过选做例题,找点做题技巧,发现自己在相关知识的不足,并立即解决。 清理前段试卷、清理错题 学校组织的模拟考试,难度、题型和高考非常相似。一定要返回来再进行纠错、反思,认真分析做错题的原因。总结自己失误属于哪种失误,如果是知识性的,或者是答题策略方面的,在平时训练当中,或通过回归教材是可以解决的;如果是笔误、习惯性的失误,这就要求在后段加强模拟训练。 复习要有针对性,应该把所做过的试卷,再认真看一遍,尤其是把自己曾经做错的题,再拿出来仔细地做一做,如果解答不出来,让老师帮助,防止在高考时再发生类似的错误。 每日一练 只有不断地做题,考试时才不会感到生疏。但这段时间不能钻难题,而应做点难度适中的基础题,或课本中的例题,高考前,坚持练习,必定大有好处。 把握化学选择题 建议进行专项训练,归纳考察方式、答题方向和技巧。 生物 重视错题本,精练高考真题 (阜阳红旗中学 王战战) 关于生物最后的复习,提出以下建议: 回归课本,把握基础 生物学科的特点是理科的思维,文科的描述。课本中有大量需要记忆的内容,如基本生物学概念、重要的生理过程等,同学们可以通过背诵、复述、默写等多种方式巩固这些基础内容,课后典型的习题和章的小结也要关注一下。 点、线、面结合,构建网络,提升能力。 可以从生命观念中的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信息与调控观、进化与适应观等角度,去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培养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视错题本 建议高考生可按题型归纳整理,总结解题的一般思路、方法和技巧等,注意审题、规范答题和科学表述等方面问题的总结和反思。 精练高考真题,把握复习方向 近几年全国卷高考题具有起点高落点低,强调学以致用等特点,需要重点关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比如农业生产、病毒与疫苗、生态系统中碳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相关问题。 政治 关注时政热点,题海战术不可取 (阜阳三中 李建军) 关于政治复习的最后阶段,建议: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 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学过的知识究竟有哪些?哪些是还没有记住的重点考点?一些具体知识很难记,可通过默写的方式呈现出来。 关注时政热点问题 全国卷一直关注热点话题:建党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北京冬奥会、主旋律电影、领导人气候峰会等,把每个时政中的关键词找出来对应考点,提出不同设问。 看错题本 检查自己曾经出现过的失误,找到自己的知识漏洞,思维方式的偏差,解题规范与否,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有目的地进行训练,不让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出现。 注意答题技巧 选择题的题型无非是曲线图、流程图题、漫画题、文言诗词题等题型。做选择题时要在审题的同时找出关键词和材料的主旨。运用排谬法和排异法选出正确的选项。做问答题时先审设问,考查的知识范围,设问的导向。快速准确看懂材料,找出关键信息。答案尽可能地要点化、层次化、专业化(专业术语) 选做真题 这一阶段,应该谨慎选择模拟题,不要陷入题海战术。建议可选做近三年的高考题,以便进一步明确高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解题能力是否有欠缺,方便查漏补缺。 历史 查漏补缺,限时训练 (阜阳红旗中学 尚喆) 对于历史的复习,建议如下: 查漏补缺,狠抓基础 查漏补缺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把注意力放到必备知识上。高考命题特别重视深化基础,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主干性知识是大综合备考的基础。在最后阶段,要重视回归课本,注意对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主干性知识进行再梳理、再深化。 限时训练,保持手感 每天做12道选择题保持“手感”,提高做题的准确性和快捷性。材料题没时间做,可以通过浏览示范答案的方式比对自身的欠缺和不足,通过看材料题能提高悟性、耐性以及做题的规范性。这一阶段要有相当量的限时训练找感觉,没有这个感觉,真正答题会生疏,思路也不熟。 坚决克服“成绩定型论” 有的考生认为到了最后十几天成绩已经定型,就开始放松了备考。事实上,越到最后阶段,越是考验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坚韧意志。每分钟、每节课、每一天都有其价值,要以分钟来计算自己的学习任务,可以实行清单式学习,每天都要列出清单、完成清单,通过每天学习清单的完成,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提升,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加备考自信。 地理 注重细节,规范答题 (阜阳三中 任国俊) 关于地理的复习,建议如下: 选择题的分析 首先要准确、全面地获取材料中文字、图表信息、题干设问信息、选项信息。单选题意味着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表达相同的意思则都排除。其次要注意审题,抓住题干设问中关键词如更、最、主要、可能等。选择题以题组形式出现,每组2-3个,要注意前后题目之间的联系。还可能会出现排除2个选项,在剩余的2个选项之间犹豫不决,需要注意剩余选项之间是否存在包含关系、哪一个更贴近材料的表述。尤其要注意选项表述内容虽然准确,但不符合题意的干扰选项不能选。最后不要轻易改变已选择的答案,相信自己的第一判断。 综合题的答题 与选择题相比,综合题往往材料信息量更大,获取的信息点更多,需要将各种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要注意设问的行为动词的差异,比如描述、分析、说明、评价、比较等。更要注意这些关键词前后的限定条件,从而确定答题的角度。要用地理专业术语、按照题设分值要求、条理化、简约化地书写答案。 选做题的选择 在43题旅游地理和44题环境保护两题中择一题作答。两题材料阅读、图表分析、设问解读需用时较长。因此建议同学们先阅读两题的设问,找到熟悉、易作答的。再去确定阅读该题的材料,从而确定选择的题目,并把对应题号填涂好。 在最后冲刺阶段,可将以上做题方法应用于适应性考试,全程模拟高考考试过程,注重细节,规范答题,将考场失误降到最低。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