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市首创,收入用来为居民办实事 就餐、垂钓、采摘……5月25日,记者在颍泉区中市街道办事处街头社区“顺河公社近郊休闲农庄”看到,来这里游玩的市民不少,十分热闹。据悉,这是全市首个社区集体经济开办的休闲农庄。 全市首创,社区办农庄 5月25日中午,记者看到,不少玩累的游客来到顺河公社近郊休闲农庄餐饮部,坐在餐饮部外面的大树下,点上一桌丰盛的农家菜,大快朵颐。而在后厨炒菜的,是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人韩旭斌,在择菜、端盘子的是社区“两委”干部陆红颍、社区计生专干张建英、社区会计陈丽…… “现在,我们社区干部已经形成了习惯,中午或晚上下班后,总要到休闲农庄看看,如果客人多,就上前帮忙。”街头社区居委会主任吕玉良说。 这个休闲农庄占地20多亩,今年年初开始建设,是街头社区集体经济的一部分。其中餐饮部由村里一处废弃敬老院改造而来,占地11亩,今年5月初试营业。 记者从市旅游发展中心获悉,这是全市首个由社区(村)开办的休闲农庄。 集体有钱了,可以为居民办更多事 记者留意到,围绕餐饮部,这个休闲农庄还建有可垂钓的鱼塘,可休闲的花海、帐篷,以及可供采摘的果蔬大棚。 “我们这个休闲农庄,消费比较低。”吕玉良介绍,七八个人点十几个农家菜,包括土公鸡、红烧肉、鱼等“硬菜”,花费约200元;在这里采摘果蔬,果蔬价格也与农贸市场价格相当。 “农庄的土地是我们集体的,用的工作人员是脱贫户和附近普通村民,食材大都是我们自己种植或养殖的,因此我们的成本低,相关项目收费也就低。”吕玉良说,他们十分注重食材的安全问题,种植的蔬果和养殖的土鸡、鱼等均采用绿色无公害种养殖方法。 “集体有钱了,可以为居民办更多事,比如修桥铺路、建设广场、安装路灯等等。希望大家来休闲,为乡村振兴助把力。”吕玉良说。 链接 街头社区托管农户耕地2300余亩 “街头社区居民有六成在外打工,在家的多是老弱或是妇女儿童,很多农户家中的地,自己无力种植。”吕玉良介绍,2018年开始,街头社区实施社区土地“大托管”模式,从农户手中流转可耕地2300余亩,占总可耕地的96%,由社区统一管理运营,包括集体种植和养殖,收益归集体所有。除了土地租赁费用,居民还能就地就业,增加收入。 据了解,街头社区也是我市较早实施土地“大托管”模式的社区之一。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