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丰收的喜悦 前进的动力

2022-7-1 09:15| 编辑: 戴斐 | 查看: 21995|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宋玉洁|来自: 阜阳日报

  盛夏时节,夏粮丰收的喜悦还在颍淮传递,大豆、玉米秧苗已然在浅浅的麦茬垄里拔节生长。一封来自北京的回信,让乡间再次沸腾起来。

  “没想到,总书记给俺一个农民回信!”今年,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种粮大户徐淙祥种植的1230亩小麦,总产、单产、品质再创新高。6月1日,为丰收喜不自胜的他,提笔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十多年来从事粮食生产、帮助群众脱贫等情况和体会,表达了继续做好农业研发推广工作,带动更多农民多种粮、种好粮的决心。

  “得知你家种植的小麦喜获丰收,儿孙也跟着你干起了农业,我感到很高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对粮食生产,我一直都很关注……”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送到徐淙祥手中,闻讯而来的乡亲们挤满了农家大院,听到信中“请代我向乡亲们问好!”这句话时,大家激动地鼓起掌来。

  “听说习近平总书记给徐淙祥回信,俺们全村都沸腾了。”单光辉是张槐村党总支书记,2011年,习近平来阜阳考察时,他也曾向习近平汇报村里的农业生产情况,如今这封回信让他倍感亲切,能把今年村里夏粮丰收的喜讯报告给总书记,他更是激动不已。

  单光辉干了30多年村书记,农业、农村的变化,看在眼里、暖在心间。他介绍,全村7248亩耕地,90%以上种植的都是小麦、大豆、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随着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土地流转的推进,农业科技的推广,粮食产量和效益都在逐年提升。“今年小麦亩产在1000斤到1200斤,比去年多出一成,大家都乐开了花。”单光辉说,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干部,将牢记总书记嘱托,继续带领村民多种粮、种好粮,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总书记一直惦记着咱们农民呐!信里讲,‘就是要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日子越过越好’,这可说到俺们心坎上了。”听完总书记的回信,张槐村村民薛飞感慨万千。

  早些年,薛飞曾在河北省承德市卖过板面,挣点积蓄后,又回到了家乡。“土地是咱们的生存之本,无论走多远,总也不舍得丢。”他说,近年来,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高度重视,村民们都相信种粮一定会有钱挣、得实惠。今年他种植的10亩小麦,亩产就达1200斤,每亩要比去年多挣几百块钱。“我们会把总书记的话牢牢记在心里,多种粮、种好粮,也请总书记放心,咱们农民的日子越来越好。”

  总书记回信勉励种粮大户的消息,从徐淙祥的农家院传到几十里外的颍泉区,安徽新世纪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丁凯第一时间通过网络认真阅读了回信内容。

  “倍感振奋、深受鼓舞!”近年来,丁凯的新世纪种业不断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累计培育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麦新品种12个。企业引进的“烟农999”已连续多次刷新安徽小麦单产最高纪录,在阜阳市种植面积超过120万亩,在全国推广种植500多万亩。

  “总书记在回信中,对全国的种粮大户提出殷切期望。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发挥规模经营优势,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出力。”丁凯介绍,眼下,企业正在颍泉区、颍州区、临泉县谋划建设总面积约30万亩的良种繁育基地,以研发更多高产、多抗、广适、优质的小麦新品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更大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高度关注、对农民群众的关心关爱。作为粮食生产管理部门同志,既感到自豪,又感到振奋。”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朱振华表示,阜阳是农业大市、粮食主产区,粮食常年播种面积稳定在145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保持在100亿斤以上,位居全省第一。今年全市夏粮丰产丰收,小麦播种面积753.7万亩,比上年增加0.8万亩,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夺取夏粮生产“十九连丰”。“我们一定将总书记的殷切期望转化为实际行动,坚决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积极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种粮大户规模经营优势,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