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时的你,在干什么?在学校上课,回到家写作业或是周末跟小伙伴一起做游戏? 而他,已经撑起一个家。上学前要安顿好妈妈,上完课要回家做饭,还要收拾家务。 18岁的暑假,你在干什么?出去旅游放松放松或约朋友聚聚? 而他,带着妈妈勤工俭学。在酒店做传菜工,照顾妈妈的起居。 他,就是阜南县焦陂镇朱郢村的涛涛(化名),这个夏天带着妈妈一起打工,用孝心为母亲撑起一片爱的天空。他还承诺:未来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会带着妈妈。 带着妈妈打工 7月9日,吃过早饭,涛涛帮妈妈擦完嘴角,整理下房间,准备出门。“妈,我上班去了,别乱走!”李侠(化名)很听话地坐在床上。 这里是阜城伊顺楼酒店闲置的办公室,也是这个夏天里,涛涛和妈妈居住的地方。 一个多星期前,涛涛带着妈妈来到阜城。白天,涛涛把妈妈留在房间里,关好房门,再去100多米外的酒店上班;下班后,涛涛就回到房里,像在老家那样,陪妈妈一起说说话。 涛涛是焦陂镇职高的一年级学生,暑假里,为补贴家用兼职做伊顺楼酒店的传菜员。 每天上午10点,涛涛便开始一天的工作;中午回到住处照顾妈妈吃午饭;下午再赶回酒店,忙碌到晚上9点。工资按日结算,每天90多元。 酒店的同事们都很疼爱这个男孩,重活累活尽量不安排他去做,客人不多时,会让他提前下班照顾妈妈。 10岁就撑起家 他身上有着怎样的故事?事情还要从八年前说起。 苗静是阜阳市伊源爱心志愿者协会助学组的志愿者,第一次接触涛涛,还是4年前。 当时,当地驻村扶贫工作队一名工作人员,联系到协会,希望一起帮助这个孩子。 原来,涛涛的父亲及爷爷奶奶因病先后去世,只剩下有智力残疾的妈妈和他为伴。从10岁起,涛涛就像个小男子汉那样,承担起照顾妈妈的担子。 每天凌晨,涛涛便早早起床,做好早饭,照顾妈妈洗漱、吃饭,再去村里的小学;中午放学,涛涛赶回家为妈妈做饭,吃完饭后再去上学;晚上回家,照顾妈妈吃过晚饭上床休息,再摊开书本写作业。 岁月更迭,之后涛涛到镇里上初中、职高后,就由邻居照看妈妈,放学后他就赶回家做饭。所有的周末和节假日,也都用在了照顾母亲上。 源源不断的爱心 2018年10月,在当地扶贫工作队的带领下,志愿者们来到了涛涛家。 这是一处平房,虽然条件简陋,但无论门前小院,还是客厅厨房,抑或屋后鸡圈,都收拾得干干净净。 当时,涛涛正在喂妈妈吃午饭。和很多同龄孩子相比,志愿者眼前的涛涛沉默寡言,总是半低着头。迎接客人坐下后,涛涛为大家倒了水,随后,又倒了杯水双手递到妈妈面前。 “他的孝心和懂事,让我们看着都心疼。”苗静告诉记者,得知爱心人士要帮助自己时,涛涛什么话也没说,走到大家中间深深鞠了一躬…… 初次走访,大家就坚定了帮助这个孩子的想法。从那时候起,每学期协会都会给涛涛送去1200元助学金,逢年过节,也总会送生活用品。 2021年夏天,初中毕业后的涛涛进入了镇职高学习,协会每学期对他资助2700元。 “妈妈在,家就在” 今年,暑假来临前,涛涛给志愿者们打来电话。 “他想打工,同时还提出一个请求,带着妈妈一起。”苗静说,考虑到涛涛的实际困难,志愿者们帮助联系伊顺楼酒店,安排涛涛做传菜员,将闲置的一处办公室收拾出来,成为这对母子临时的家。 朱郢村村干部杨瑞告诉记者,涛涛一直是个坚强而乐观的孩子,脸上总是挂着笑。 “虽然不善言辞,很少主动跟人交流,但他用孝心和坚韧撑起一个家。”杨瑞说,这些年来,镇、村也尽可能地照顾涛涛一家,包括低保、残疾人补助、光伏扶贫等各种政策补助,加上爱心人士的帮助,母子俩生活越来越好。“这孩子懂事,看大家对他好,自己也争气,要自食其力做兼职照顾妈妈。” 对于自己的未来,涛涛没有想过太多,“就想着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会带着妈妈。只要有妈妈在,就有个家。”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