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大早,王俊彪便起了床,赶往不远处的荷花种植基地上班。今年51岁的王俊彪是颍州区西湖镇迎水村的脱贫户,3年前,在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带领下,他作为日常管护员,和20多名脱贫人员一起,打造出新的经济支柱产业——荷花盆栽。在王俊彪等人看来,基地里2万多盆荷花,寄托着全村群众共同致富的期望。 西湖岸畔有个盆栽荷花基地 8月6日,记者来到位于颍州西湖不远处的迎水村八里庄,但见碧叶连天的盆栽荷花一眼望不到头。虽然已经过了最佳花期,但荷叶中朵朵荷花,绿肥红瘦,依旧让人流连不已。 迎水村位于西湖镇西北角,有1100余户、5000多人口,由于地处偏僻,虽濒临西湖,但多年来并没有能够“靠水吃水”,经济发展一直相对滞后。2019年初,根据当地的水生资源优势,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决定发展荷花种植产业。如今,这里的盆栽荷花已由最初的3000余盆发展到2万多盆,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亮点。 村党支部书记张俊说,之所以决定大力发展荷花盆栽,主要是盆栽荷花市场前景好,比如环境整治、文明创建等,周边乡镇及城市小区、企业等都需要大量盆栽荷花美化环境,同时盆栽荷花运输也比较方便。目前,城南新区、西湖景区都有大量迎水村供应的荷花。 第一书记代言,不少人慕名而来 刘立章是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还是迎水村荷花的“形象代言人”。不久前,他响应颍州区委组织部“第一书记代言”号召,拍摄短视频为迎水荷花代言,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很快,一个陌生的电话打了过来。 打电话的是一位太和中年男子,他问清楚迎水村荷花基地的地址后,便带着家人驱车从高速公路赶了过来。这位太和居民对荷花基地赞不绝口,临行前还特意采购了几盆荷花带回去。 刘立章说,此后,慕名而来的市民越来越多。 盆栽荷花大规模种植给迎水村带来的改变显而易见。张俊说,首先,盆栽荷花已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今年,这项收入预计能达到20万元。其次,增加了村里脱贫户的收入,改变了脱贫户的精神面貌。目前,基地为村里提供了32个公益岗位,人均月收入可以达到2000元。 荷花绽放“幸福花”,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迎水村的荷花种植以景观荷花为主。但在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的构想蓝图中,远不仅于此。 刘立章说,初期,荷花引进的品种相对单一,主要有白色大碧莲、粉色东湖红莲、黄色友谊牡丹莲、红色红牡丹等几种,具有花朵鲜艳、姿态各异、清新秀美等特点,但作为观赏莲,也有莲子少、藕节小等不足之处。 按照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的设想,下一步,将逐步扩大基地规模,引进种植可食用莲藕,延伸食用、药用、茶叶等相关产业链,用荷花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旅游,促进村民增收,带动脱贫户共同致富,让荷花盛开成为迎水村的“幸福之花”。 届时,市民来此游玩,既可以赏花荡舟,也可以摘藕采莲,助力乡村振兴。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