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最美家乡人】重拾传统技艺 传递文明乡风

2022-8-15 09:54| 编辑: 刘黎 | 查看: 12425| 评论: 0|原作者: 高红 通讯员 尚振才 纪丹丹 文/摄|来自: 颍州晚报

王向前演出现场

      踩着欢快的锣鼓点,一红一蓝两个“小鬼”相互搂抱着上了舞台,勾、别、扫、闪、拐、旋……锣鼓声加快,红蓝“小鬼”激战正酣,忽而红的在上,忽而蓝的又占了上风,那滑稽的动作引得台下乡亲们不时开心大笑。
  
  近日,在界首市东城街道王刘社区举办的文艺演出现场,界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二鬼摔跤》精彩上演。表演者王向前,既是王刘社区“两委”委员,还是阜阳市首批“乡村文化带头人”。近年来,王向前参加这类公益演出活动不下百余场,助力乡村文明建设。
  
  家传技艺深受村民喜爱
  
  今年53岁的王向前,出生于大洪拳武术世家,是土生土长的王刘村人,他表演的《二鬼摔跤》属于家传。
  
  “我的高祖父是清末行走中原的镖师。民国后,由于枪炮的兴起,传统武术不受重视,于是我的高祖父跟同行学习了《二鬼摔跤》这一传统社火技艺,行走江湖,混口饭吃。之后,这门技艺连同家传武术,就一辈辈传了下来。”王向前说。
  
  作为家传《二鬼摔跤》第五代传人,小时候,王向前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勤学苦练。后来,因为生活压力中断表演,开始开车跑运输。
  
  近几年,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兴起,他决定重拾这一传统技艺,便请人定制了演出道具,克服一次次训练伤痛,不断练习、精进。平日,村里谁家有个喜庆事邀请王向前助兴,他都会欣然答应。
  
  王向前告诉记者,《二鬼摔跤》是傀儡戏的一种,由一人背驮着二“鬼”摔跤道具,双手各握一个假腿作为其中一“鬼”的腿,演员自身的腿脚穿着长靴作为另一“鬼”的腿,以抡、转、滚、翻、摔、扫、踢、挡、托举等动作,做厮打状,并结合舞蹈、杂技、哑剧技巧,使“二鬼”互踢互绊扭打在一起,看起来犹如真人摔跤。表演时,王向前钻到布套里,以其深厚的武术功底,在舞台上做出各式滑稽而又逼真的动作,常常引来村民的阵阵喝彩和欢笑声。
  
  愿一直表演下去
  
  在王刘社区,王向前夫妻也以孝顺长辈赢得乡亲们点赞。2009年,在当时的王刘村委会换届选举中,王向前成功当选委员。此后,他放弃了汽车货运生意,为村民做好服务工作。
  
  作为一名基层“村改居”干部,王向前开始思索,如何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宣传党的政策,化风成俗,助力乡村振兴。起初,随着街舞热潮在年轻人中兴起,自幼习武的王向前开始自学,很快便以矫健多变的舞姿,赢得了一批粉丝;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他又带领村民们跳起了欢快的广场舞;如今,他把《二鬼摔跤》这项传统技艺发扬光大,以乡村文艺助力乡风文明提升。
  
  “《二鬼摔跤》表演形式活泼、幽默,传递的是兄弟之间要和睦相处的道理,有利于引领好家风、好民风。只要我还能动,能给乡亲们带来快乐,我就会一直表演下去。”王向前说。
  
  由于这项传统技艺颇受欢迎,王向前曾多次登上界首市各类文艺演出舞台。2021年,王向前获评阜阳市首批“乡村文化带头人”,《二鬼摔跤》技艺日前也入选了界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