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午,市委宣传部举行“阜阳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发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工作有关情况。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十年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住房民生属性,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不断提升住房保障效率水平,住房保障工作惠及千家万户,极大改善了居民居住条件。 累计改造棚户区36.3万套(户) 结合我市城市建设起步晚实际,市委、市政府将棚户区改造作为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加速推进城镇化的重大政策机遇来抓。2012年以来,全市累计改造棚户区36.3万套(户),其中建设安置房27.6万套,货币化安置8.7万套(户),棚户区改造完成量位居全省首位。我市被省政府评为2017年“棚户区改造工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先进市,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2018年“棚户区改造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12个地级市之一。 坚持以实物配租为主、租赁补贴补充的方式,实现城镇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依申请应保尽保,对符合保障条件的退役军人、残疾人、环卫工人等实施精准保障,全市政府投资公租房64165套全部完成分配,累计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3.05万户。 此外,尽最大努力解决青年人、新市民阶段性住房困难问题。“十四五”期间,全市计划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含租赁补贴)1.5万套(户)。 从“有房住”向“住好房”转变 阜阳房地产市场飞速发展、日趋成熟。2012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仅为202.28万平方米,2019年便突破1000万平方米,达到历史最高峰值1144万平方米。十年前,一家三口挤在五六十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十年后的今天,90-150平方米的刚需、改善型住房成为市场需求的主要方面,原先“有房住”的理念被“住好房”所取代。 十年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增长9.7倍。2012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仅为87.99亿元,2021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达到历史新高945.4亿元。 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在管项目的物业企业305家,服务项目987个,从业人员2.4万人,服务面积1.25亿平方米。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我市先后出台阜城住宅小区综合查验管理、物业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信用评定、停车管理、业委会和物管会、维修资金管理等实施办法,初步实现了小区交付更严格、政务服务更优质、信用管理更精细、资金使用更高效的目标。维修资金使用率、使用额度均为全省第一,受到国家审计组的充分肯定。 以综合整治和创建文明城市为抓手,阜城小区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现在阜城所有小区,破损路面、窨井盖得到修复,绿化得到养护,私贴广告得到治理,小区环境变得更优美;绝大多数小区设置有道闸,小区内增设了充电桩、充电点,车辆实行划线停放、规范管理,小区秩序变得更井然;新小区大门有保安值守,业主进出实行刷卡管理,来访人员进行登记,消防设备等配备齐全,小区治安变得更安全。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