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的高远(化名)带着好奇,打开志愿者发给他的“壹基金温暖包”。“哇!”伴随着一声惊呼,他陆续从箱子里拿出一件蓝色棉衣、一个蓝色书包、一双毛茸茸的棉鞋、一双长长的袜子……他高兴地举起来,和身边的人分享自己的喜悦。 昨日,颍州晚报“暖冬行动”首站走进颍上县谢桥镇第二小学,将200个“壹基金温暖包”赠给该校200名孩子,每个“温暖包”里配有棉衣、鞋子、围巾、美术用具、书包、护手霜、小公仔等12样学习和生活用品。 孩子们高兴地领到“温暖包” “太暖和了,我感觉戴一会就出汗了” 2011年,为了让农村贫困儿童和部分留守儿童温暖过冬,颍州晚报启动了公益项目“暖冬行动”。今年是该活动连续开展的第12个年头。 昨日,2022年颍州晚报“暖冬行动”首站来到颍上县谢桥镇第二小学。谢桥镇第二小学1974年建校,现有学生千余名。作为一所农村小学,该校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还有部分学生来自单亲家庭,或父母残疾等。 阜阳益爱志愿者协会副会长胡坤、颍州晚报社负责人、颍上籍爱心企业家郭明等人,驱车数十公里将200个“壹基金温暖包”送到该校,举行2022年“壹基金温暖包”计划阜阳启动仪式。每个“温暖包”里配有棉衣、鞋子、围巾、美术用具、书包、护手霜、小公仔等12样学习和生活用品。 志愿者们帮助小朋友们穿上新衣服、戴上围巾、帽子,并细心询问鞋子是否合脚。幸福洋溢在一张张稚嫩的笑脸上。“太暖和了,我感觉戴一会就出汗了。”几名活泼好动的男同学忍不住原地跳起来,互相点评并询问对方是否暖和。 “我要把这个小公仔送给妹妹” “温暖包”的到来,对于这200名留守儿童来说,就像冬日里的一缕暖阳,温暖了每一个孩子的心。12岁的谢小小(化名)对“温暖包”里的东西爱不释手:“这个围巾给奶奶,天气冷了,奶奶戴的还是春天的丝巾。这个棉鞋可以给姐姐穿……” 谢小小上五年级,成绩名列前茅。她有一个比自己大4岁的姐姐,姐妹俩与年迈的奶奶、患精神分裂症的叔叔相依为命。记者询问她:“最近买过新的棉衣吗?”她摇了摇头,但很快又补充道:“我有衣服穿,家里有很多棉衣,姐姐穿不了的我可以穿。” 11岁的武明明(化名)拿到“温暖包”,立即被里面的美术套盒吸引住了,“太棒了,这还有本画册,我最喜欢画画了。”武明明来自一个单亲家庭,爸爸常年在外务工,他与妹妹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我要把这个小公仔送给妹妹。” 你的画笔、我的书包……每个留守儿童都从“温暖包”里,发现了自己最喜爱的东西,高兴劲儿无以言表,大声地喊着“谢谢叔叔、阿姨!” “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也要为社会多做一些实事” “能够通过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到这些留守儿童,心里特别有成就感,也很激动。”颍上籍爱心企业家郭明说,他是土生土长的谢桥镇人,是从农村走出去的。多年来,从事医疗行业的他努力拼搏,在外闯出了一片天地。 “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也要为社会多做一些实事。”郭明说。近年来,郭明经常为家乡困难人员去上海看病提供帮助,同时组织上海医疗专家参加“同心·共铸中国心”大型慈善公益活动,多次走进新疆、青海等偏远地区,为困难家庭送医送药。 听说家乡有留守儿童缺少过冬衣服,郭明携手阜阳益爱志愿者协会多方筹措资金7万余元为留守儿童送上200个“温暖包”。他说:“希望这些‘温暖包’能给孩子们带来身体和心灵上的温暖。” 胡坤说,“壹基金温暖包”与颍州晚报“暖冬行动”同龄,同样开启于2011年。这是由壹基金发起针对贫困地区儿童特别设计的公益关怀项目,通过“温暖包”的发放,让相对困难家庭的孩子过一个“暖冬”。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