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皖北,小麦葱绿,生机勃勃。2月18日上午,阜阳市种粮大户协会成立,来自全市的54名种粮大户“聚指成拳”,意欲在粮食生产上展现更大作为。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特别是去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我市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的重要回信,体现了对全国种粮大户的关心关注,更承载着对抓好粮食生产的殷切期望。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及重要回信精神,我市提出“在多种粮种好粮上当标兵、走在前”,聚焦“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实施多种粮提质量增效益等专项行动,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2022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459.4万亩,总产稳居全省第一,达533.1万吨。 喜人的成绩离不开种粮大户的辛勤付出。在我市,种粮大户规模经营、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振兴乡村的骨干力量。目前,全市拥有50亩以上种粮大户6624名,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主体3480家,开展以水稻、玉米和小麦等生产为主的全程托管面积达443.68万亩。 “近几年,全市种粮大户越来越多,但基本是各自单干。如果成立协会把大家组织起来,通过沟通交流,可以更好地开展科学化种植、科技化管理、标准化生产,推动规模种植发展,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去年8月,徐淙祥、葛浩新等我市种粮大户联名,共同发起种粮大户协会筹备事宜。 历经半年时间,由全市粮食作物生产大户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协会——阜阳市种粮大户协会成立,旨在更好发挥种粮大户作用,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经选举,徐淙祥当选为协会会长,葛浩新当选为协会秘书长。 徐淙祥表示,协会成立后,将积极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促进种粮大户与政府间的沟通对接,为全市粮食产业发展提供建议、当好参谋;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在技术培训、经营管理、品牌粮食标准化生产和市场营销,以及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加快良种繁育、引导种粮大户与市场有效对接等方面做好服务。 协会的成立,让我市种粮大户们充满期待。 来于雷是颍泉区伍明镇种粮大户,2012年开始流转土地种植粮食,如今规模达400多亩。“协会的成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大家可以相互交流学习规模种植、科学种植的经验。”来于雷介绍,种粮大户通过利益联结机制“抱团”发展,可以提高粮食生产组织化、专业化水平,更好带动广大小农户一起干、一起赚。 “成立种粮大户协会,是阜阳的一项创新工作。”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我市将落实好中央及省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举措,充分发挥种粮大户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两强一增”行动,积极稳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