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取心与平常心,似乎有点矛盾,其实可以兼容。 对待工作要有进取心。不管处于什么环境,积极向上都是一个人应有的态度。没有谁喜欢与消极应付的人共事。唯有进取,生活才有希望,生命才有意义,人生才有价值。《周易》有一句话掷地有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天的运动刚强劲健,君子处事,也应当如此,以刚毅的精神状态,发奋图强,永不停息。《荀子·劝学》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言下之意,即使是自身条件差的“驽马”,只要不主动“躺平”,也一样可以像骏马那样干成事,以此告诉人们要自我进取。正是因为一代一代的人都看重进取心,肯定进取心,人类文明才延绵数千年而精彩不断。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的生活条件更好了,烦心事窝心事却似乎不见减少。物质上的丰富,与精神上的强大未必成正比。物质上,毫无疑问,我们远超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但在精神上,有些人反而软弱无力了。吃苦精神大不如前,乐观精神逐渐消减,务实精神有所弱化……总而言之,精神“缺钙”现象显得常见。何至于如此?实在没理由。如果只因为生活条件有所改善,精神就这般松懈,放弃了艰苦奋斗的传统,那么,也许某一天,便可能遭遇难以化解的困苦。 “躺平”不应该成为人生的选择。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我们不能保证随时干上自己满意的工作,但我们可以保证随时以积极心态对待工作中的任何困难。若干年前,我也曾经被安排干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但面对现实,我始终贯彻的是“两个一秒钟”的“理论”:只要在职在岗,哪怕连一秒钟都不想多干,也应该努力干好最后一秒钟。进取,总是会有收获;“躺平”,则将一无所获。 对待名位要有平常心。诸葛亮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为眼前得失所干扰,一个人才可能走得远。面对名位,应有这种清醒冷静的态度。想法多了、野心大了,在名位面前,反而可能事与愿违。 尤其对公职人员来说,名位未必能由自己掌控,就更应以坦然泰然之心对待。在职场,退出领导岗位的情况,大家还比较容易理解,可像某位朋友那样多年“原地踏步”的情况则往往被人另眼相看。也正因为如此,总是得不到晋升的人,心态容易出问题。工作时间越长,越有必要时时提醒自己,理性对待岗位与进步这些事,务必保持一颗平常心。人生哪能“万事如意,心想事成”,“知足常乐”也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实在觉得不如意时,多想想一些贤达,便知道这点得失放在历史长河当中根本不算什么事。就说当前被人炒得火热的王阳明吧,阳明先生从不“躺平”,凭借他的“三不朽”,最终秒杀多少帝王级的人物。想深远些就明白,干好每一份工作、不虚度每一天,才是人间正道。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