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今夏出现的旱情,颍州区水利局科学预判、精准调度,全力筑牢抗旱保苗水源防线。 旱情发生前,颍州区水利局就与应急、气象等部门建立常态化会商机制,通过分析降水趋势、土壤墒情数据,研判风险。 “我们结合相关数据,制定了水源调度预案。”颍州区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股负责人马军介绍,同时,对全区具有引水功能的涵闸泵站逐个排查,提前消除隐患;深入12个涉农镇办,逐条察看18条主干沟河水位,建立档案。 旱情出现后,颍州区率先启动三十里河泵站8套机组,将泉河水分别引入高水河、中水河、低水河。截至7月28日,共开机泵站10台,累计运行时长4345台时,为抗旱储备了水源。 “村里的河修好后一直有水,保证随时能灌溉庄稼。”三塔集镇前进村一村民说,得益于水源充足,他已经给玉米浇了两遍水。 此外,为有效解决九龙、马寨、西湖等乡镇的抗旱水源问题,颍州区水利局自7月以来,组织施工队避开高温时段加紧施工,将新建泵站通水时间提前。“泵站提前通水,及时解了‘渴’。”龙王村党总支书记洪萍说。 截至目前,颍州区已累计引蓄水量2098.53万立方米,其中7月份引蓄水1040.63万立方米。从提前谋划到一线攻坚,颍州区水利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让“保苗水”成功流进了田间地头,及时为庄稼“解渴”。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