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8月,立讯精密厂房内,人事经理张演宝望着运转的线束生产线,感慨“3个月签约投产的‘临泉速度’,带来的是企业发展‘加速度’”;清晨,阜南县会龙镇的党会晴,在辣椒收购点忙碌,“早收的辣椒当天送上海、杭州”,去年企业在长三角销售额超5000万元;阜阳市第九人民医院名医工作室里,刘明环攥着病历感叹,“‘家门口’挂上了上海专家号”…… 一段段充满获得感的故事,为阜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着生动注解。 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过去5年来,阜阳努力把机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跑出了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速度”。 长三角的海风,跨越长江淮河,拂过颍淮大地,更多跨区域合作的新花正待绽放。 成为长三角产业链中的 重要一环 这些天,立讯精密工业(安徽)有限公司的标准化厂房里,流水化生产线保持高效运转。每天,近千套整车线束从这里组装下线。 一套线束集成了一台汽车所需的约1400根电线和各种相关电子零器件,生产线需要大量技术工人。作为汽车线束行业龙头,立讯精密在苏州、昆山等地建设多个生产基地。两年前,苏阜“十年之约”开启的第二个年头,立讯精密将产业发展布局瞄准了阜阳。 “阜阳地理位置独特、产业发展基础良好、营商环境优渥,特别是有大量我们急需的技能工人。”说起从长三角转移到阜阳的初衷,立讯精密人事经理张演宝滔滔不绝,“从2023年6月签约到9月投产,再到新厂房‘拎包入住’,‘临泉速度’让我们折服。” 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阜阳立足“6849”产业布局,实施“产业转移+双招双引”同向发力,积极对接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目标和布局动向,深度参与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协作,加快实现产业链协同、创新链对接和供应链融合。 觅拓新材料、康泰斯、英威达、天能、南都……如立讯精密一样,越来越多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项目,从长三角中心区向阜阳集聚。2022年以来,我市累计签约长三角地区项目566个、总投资2656.38亿元。今年以来,全市沪苏浙在建亿元以上项目178个、到位资金209.92亿元。 产业协作加快推进的同时,创新协同也迸发出新活力。5年来,我市持续加强与沪苏浙产学研合作,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188.8亿元,界首(上海)离岸科创中心、上海交大国家技术转移分中心、阜阳复旦创新科技园等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建成运营。 “通过科创资源、产业资源的精准对接,我们承接了大量沪苏浙的项目。尤其是近两年来,我市已从简单的产业承接者,成长为长三角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带动我市特色产业集聚集群集成发展。”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敬介绍。 提稳长三角“菜篮子” 清晨的阜南县会龙镇,党会晴的辣椒收购点一片繁忙。“早上收的辣椒,下午就装车发往上海、杭州,连夜就能上货架,次日就能端上当地市民的餐桌。”作为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示范基地的负责人,党会晴的冷库能储存3.5万立方米辣椒,而延伸建设的酱料厂,更让“中国辣椒之乡”的产品附加值提升30%。 “公司去年销售额超1.5亿元,其中在长三角地区超5000万元,占比30%以上。”党会晴说,公司计划在长三角地区进行优化布局,在义乌、杭州整合销售公司,加快品牌化发展。 阜阳农产品香飘长三角餐桌的例子不胜枚举。 光正食品45%的卤制品直供长三角,立全宏达的液氮速冻面点占据南京、上海市场30%份额。 最亮眼的当属瓦大番茄,这个每斤能卖出15.8元的“金果果”,通过与上海联华、美菜网的直供协议,去年在长三角销售额突破2亿元。 作为“百亿江淮粮仓”,阜阳已建成116个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在上海设立绿色农产品展销中心,与上蔬集团、光明集团建立战略合作,5年来在长三角地区累计销售额近2700亿元。 从“米袋子”到“菜篮子”,从“肉铺子”到“果盘子”,阜阳用绿色与品质,在长三角市场赢得了“阜韵农珍”的美誉。 在加速“融长”中 深化民生共享 “不用跑上海,在‘家门口’就挂上了专家号。”在阜阳市第九人民医院的“长三角名医工作室”,上海专家的诊疗让前来看病的患者对长三角一体化的获得感越来越强。 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阜阳持续深化民生领域共建共享。 在医疗领域,我市与长三角41个城市近2万家医疗机构实现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两个全覆盖”,建立医联体和专科联盟等合作219项、名医工作室103个,优质资源流动打破地域边界,数以万计的患者享受到“跨省诊疗”的便利。 教育领域同样暖意涌动。苏州一中与阜阳五中互派师资、吴江区鲈乡实验小学与阜阳市北城小学推进管理共建,职业院校的“洲际英才班”定向培养技术工人……长三角的教育智慧持续在颍淮大地生根,人才的双向流动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政务服务的“一网通办”让116项事项实现跨省办理,苏州缴存人在阜可直接申请公积金贷款……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持续传递着阜阳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民生温度”。 风从海上来,潮涌颍淮间。借长风,乘势起,阜阳交出了一份成色十足的答卷:先后获评全国GDP、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金融竞争力“四个百强市”和城市消费能力50强,今年上半年GDP总量居全国第92位,4项指标增速居全省第一,13项指标增速全省前三,21项指标增速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站在新起点,我们将依托发展基础,发挥比较优势,继续紧扣省委‘创新之问’,更好地服务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持续加强各个领域的对接合作,努力在服务全省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李敬表示。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