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侧肩膀悄然耸起,背部微微隆起,行走时身体不自觉倾斜——这些看似普通的姿势问题,可能是脊柱侧弯在悄悄“偷走”孩子的挺拔身姿。 近日,在阜阳市中医院国医堂二楼中医特色诊疗门诊,一位由父亲陪同前来就诊的小女孩引起了医生申金贤的注意。小女孩一侧肩膀悄然耸起,行走时身体倾斜。经过详细检查,申金贤发现小女孩看似普通的姿势问题,背后隐藏的是已经形成一定角度的脊柱侧弯。 暑期以来,像这样因为脊柱侧弯前来就诊的青少年在申金贤诊室并不少见。“很多家长最初都以为只是孩子姿势问题,没意识到这是需要干预的疾病。”申金贤表示。在青少年骨骼快速生长期,脊柱可能悄然“走歪”。在中医看来,这不仅是骨骼变形,更是人体内部气血、脏腑失衡的外在表现。 中医解析脊柱侧弯 病因病机 中医将脊柱侧弯归入“痹证”“筋痹”等范畴,对其病机有着系统认识。肾精亏虚、骨髓失养是核心病机,《黄帝内经》云:“肾主骨,生髓。”青少年肾气渐盛但尚未充盈,若先天不足或后天耗损,会导致骨骼软弱无力。 肝血不足是同样关键的因素。“肝主筋,藏血”,用眼过度、情绪抑郁都可能导致肝血亏虚。脾失健运也不容忽视,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肌肉无力支撑脊柱。此外,风寒湿邪侵袭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形成恶性循环。 除了观察双肩是否等高、背部是否有隆起外,中医还重视人整体的“神、色、形、态”。脊柱侧弯在中医视角下可分为四种类型:肾虚骨弱型多伴发育迟缓、腰膝酸软;肝郁血虚型常见情绪低落、睡眠不佳;脾虚肌萎型表现为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寒湿痹阻型则多伴背部僵硬、畏寒怕冷。 脊柱侧弯的中医防治方法 中医防治脊柱侧弯强调“防治结合,筋骨并重”,采取分层干预策略。具体包括以下层面: 特色手法与物理治疗是基础。正骨推拿可松解紧张肌肉,整复关节错位;针灸选取督脉、膀胱经等穴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导引与运动疗法很关键。传统功法(如太极拳、八段锦)锻炼脊柱柔韧性和核心肌群。现代融合疗法则将中医动作与施罗斯呼吸训练法结合,形成针对性康复方案。 中药与饮食调理。中药内服遵循“辨证论治”,药膳调理注重日常饮食搭配:补肾多食黑豆、黑芝麻;养肝血多食红枣、猪肝;健脾胃多食山药、小米。 生活调护同样重要。睡硬板床、端正坐姿、使用双肩背包、保持情志舒畅。需要强调的是,中医在防治轻度、中度脊柱侧弯方面优势显著。但对于Cobb角过大(>40°)、进展迅速的案例,需配合现代医学的支具或手术方案。中医调理可以作为重要辅助手段,减轻佩戴支具的不适、调理术后体质、促进后期康复。 青少年脊柱侧弯的防治需要长期坚持。中医从整体观出发,通过调养脏腑、疏通气血、理顺筋骨,提供了一套有效且副作用小的综合方案。家长应及早关注,借助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守护孩子健康的脊柱。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