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了好久,就等这一天!”清晨时分,颍州区三合镇三星村村民郭大爷手握铁锨,正在平整家门口新铺的路面。“孩子开学了,路也修好了,以后接送孙子又快又安全。”他抹了把汗,笑得很开心。 郭大爷说的这条路,是贯穿三星村的孙郭路。施工现场,路面最后一层沥青正在铺设。摊铺机轰鸣着缓缓前行,滚烫的沥青如黑色绸带般铺展开来,工人们穿梭忙碌,额间汗珠在阳光下闪烁。 “向左半米!”“注意缆线!”摊铺机操作员身旁放着对讲机,前方10米处有专人实时通报电线高度。原来道路两侧房屋林立,空中电线纵横,给施工带来了挑战。但在工人们的默契配合下,问题迎刃而解,机械臂精准穿梭于线网之间。 孙郭路东接西湖大道辅路,是三星村村民出行的“咽喉要道”。“之前,这里是一条4米宽的水泥路,路面破损严重,晴天扬尘、雨天积水,大伙儿出门都得绕着坑走。”道路施工技术负责人马爽回忆,今年6月,机械开进村庄,修路正式开始。为最大限度减少对农忙、防汛和开学的影响,施工队打出“时间差”:夏收前完成路基加宽,汛期前铺好路床,开学前夕冲刺沥青铺设。 “热浪最凶的3个月,正是修路的黄金期。”马爽介绍,工人们错峰施工,清晨6点开工、午后继续赶工,既避开了午间高温时段,又保证了工程进度。 摊铺机旁,热浪裹挟着沥青气味扑面而来——地表温度高达160℃。工人们脚踩厚底布鞋,在蒸腾的热气中有序作业。“布鞋防烫防黏,是老师傅们的智慧。”一名工人边擦汗边笑道。 对即将完成升级的孙郭路,沿线的鸿鑫家具厂负责人杨少建满是期待:“以前大车进不来,得用小货车一趟趟倒货;路修好了,运货方便,运输成本也能降不少。” “最后一层沥青铺完,接下来就是完善标线、标志牌等设施。”颍州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建设规划股股长薛灏介绍,今年,该区“四好农村路”建设总投资达5731万元,将新建改造道路89公里,预计9月底全面竣工。下一步,将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打通农村“末梢路”“断头路”,畅通乡村振兴致富路。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