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要闻 查看内容

“亮灯为号,步履为信”

2025-9-25 09:00| 编辑: 朱大虎 | 查看: 1610|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汪文婕 通讯员 孙占锋|来自: 阜阳日报

  在界首市东城街道东顺河社区,每当夜幕降临,“雷锋大妈团”志愿者便会忙碌起来。她们的身影穿梭在小区的楼宇之间,目光掠过一扇扇窗户,心中牵挂着52位独居、高龄老人。楼上的灯、微信步数,成为她们与老人之间无声却温暖的“安全暗号”。

  “人老了,就怕夜里出点啥事没人知道。”社区居民薄玉侠是“雷锋大妈团”的成员之一。天气条件允许时,她坚持每周一、三、五参与治安巡逻。

  她告诉记者,“雷锋大妈团”志愿者与老人结成了“帮扶对子”,形成了独特的“亮灯为号”机制:每天天黑后,志愿者会留意结对老人家的灯光——晚上该亮灯时若一片漆黑,或深夜该熄灯时却长明不灭,便会立刻上门查看。

  一次,志愿者发现独居老人李奶奶家到晚上9点多灯还没亮,便上去敲门,也没人应,赶紧联系她女儿。“大家上门一看,才发现老人不小心在卫生间滑倒了,无法求救,幸好及时送医才没大碍。”薄玉侠回忆道。

  除了“看灯”,志愿者、社区网格员、楼栋长还与结对老人互加微信,每日关注其微信步数变化。“如果老人步数长时间为零,又没提前了解到他们出门或生病,就会立刻打电话或上门询问情况。”社区党委委员刘海波介绍,志愿者与社区网格员、楼栋长联动,为老人编织了全方位防护网。

  “一次,我们发现有位独居老人微信步数连续两天都是零,打电话也没人接,赶紧联系网格员上门查看,发现他发烧卧床,便帮忙买药、送饭。”一名志愿者说。

  东顺河社区辖区有一些老年人聚集的老旧小区,养老照护需求突出。2020年3月,社区精准对接这一需求,依托“雷锋大妈团”志愿者对小区里独居、高龄老人开展常态化守护。

  “志愿者多是老街坊,走两步就能串个门,打个照面就能问声好。”刘海波介绍,这种“就近分组、日常巡逻”的模式,让守护无死角、关怀有温度,“志愿者通过观察亮灯情况、监测微信步数,已成功处置多起突发事件,及时救助多位独居老人。”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