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六届九次全会强调,要在全力惠民生保安全上创新打法、开路破局,统筹抓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民生实事,解决好群众“小百分比”急难愁盼,推深做实防范化解风险和接诉即办工作机制,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连日来,全会精神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持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倍感振奋、信心满怀,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研究落实举措、谋划破局之道,决心将全会部署转化为惠民生保安全的生动实践。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今年以来,全市教育系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实际,守正创新,全市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认真贯彻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让全会精神在教育系统落地生根。”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朱宁表示,将做好“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总结,科学谋划“十五五”基础教育工作,推进优质均衡发展,深化教育改革,激发教育发展活力,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持续深化皖北地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工程,大力推行集团化办学向农村地区深度延伸,完善管理运行机制,积极探索跨县域教育集团化办学有效路径,力争年底前实现县域内40%的学校纳入集团化办学。扎实推进课程改革、教育评价改革,加强学位预警调度,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统筹“双减”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全会为人社工作鼓足了干劲,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提供了遵循。”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就业科科长门玉峰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加大服务企业用工力度,深入挖潜优质就业岗位。强化“三公里”就业圈、零工市场、零工驿站等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扩大技能培训规模,引导劳动者实现“家门口”就业。精准开展“三接两行”活动,以中小微企业为重点,结合2026届高校毕业生求职季,持续开展小而精的校园招聘活动,引导高校毕业生来阜留阜就业创业,为现代化“滨淮拥湖”I型大城市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全会聚焦了当前群众健康需求多元的关键。”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申金付说,他和同事将针对糖尿病占比下降、甲状腺疾病攀升的趋势,动态优化门诊与住院资源配置,加强甲状腺结节微创消融等新技术应用。深化分级诊疗,利用科室在研课题成果,制定更清晰的糖尿病等慢性病基层管理路径,加强对基层医生的实时指导,确保治疗方案在基层有效执行。强化健康教育与科研转化,借助医院信息化平台开展线上慢性病防控科普,同时以省级、市级课题为牵引,将疾病谱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防治策略,全面提升对市民内分泌健康的保障能力。 全会提出,要推进重点领域风险减量化,推深做实防范化解风险和接诉即办工作机制,落实协同联动、事前推演、事后复盘、风险隐患动态排查整治等机制,推动接诉办理与主动治理高效衔接。 “我们通过建立‘有呼必应’‘接诉即办’‘未诉先办’等机制,变多头多线为一口收办、变层层转办为高效快办、变事后处置为前端防范。今年以来,全渠道受理群众和企业诉求106.53万件,办结率98.16%。”市接诉即办工作中心副主任丁辉表示,将进一步推深做实防范化解风险和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坚持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完善群众诉求闭环管理、系统性解决“一类事”等工作,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解决一类事转变,努力实现问题诉求吸附在本地、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 “全会擘画的发展蓝图,为基层社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颍州区西湖镇党委副书记(挂职)、白行社区党委书记闫永志表示,社区将坚决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充分依托颍州西湖风景区,高标准完善基础设施,重点规划打造特色小吃集群、亲子互动体验基地等一批具有吸引力的网红打卡点,丰富旅游业态,带动消费升级,让“流量”变“留量”,直接惠及社区居民。同时,深入挖掘和利用本地红色文化资源,规划建设红色旅游与教育基地,将其与绿色生态旅游相结合,开发精品研学路线,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为社区发展注入文化内涵和经济动能。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