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界首市陶庙镇赵庄村的食用菌产业园,一间“智慧方舱”内,村民手法娴熟地采收秀珍菇。 装箱后,这些品质上乘的鲜菇将发往长三角市场。 以往,菌菇都是生长在大棚里,“智慧方舱”如何育出秀珍菇?记者进行了探访。 走进产业园的智能工厂,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白色的“智慧方舱”。舱内,控温、控湿等智能系统无声地运行着。种植架上,菌包整齐放置,一丛丛鲜嫩的秀珍菇如云朵般生长,散发出清新的菇香。 “一个方舱面积30平方米左右,最多能放1500棒菌包,每棒产量平均在6两左右。”安徽乡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技术总监姚威政介绍,秀珍菇的一个生长周期是7天,一个舱每周产量约900斤,一个月4个批次,一个舱每月的产值就是3万元左右。 让菌菇在不依赖培育大棚的情况下旺盛生长,秘诀就在于“智慧方舱”搭载的物联网技术,通过遍布舱内的传感器,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环境数据。种植户只需一部手机,便可远程调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关键参数,为菌菇的不同生长阶段定制最佳环境。 “这是一个高度智能化的独立生态系统,不受季节、天气、环境影响,能为菌菇生长创造最理想的环境,提高产量和品质。”姚威政说。 目前,园区已建成170个这样的“智慧方舱”,并配套了低温库,全年可产秀珍菇、香菇等食用菌近3000吨。 “智慧方舱”里蓬勃生长的小菌菇,正成为带动当地产业发展的“香饽饽”。 目前,食用菌产业园已初步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种植环节,周边食用菌种植面积已达1300亩左右,形成了规模化的原料基地;加工领域,园区已开发出鲜食食用菌、香菇牛肉酱、金耳羹等三大系列共20个深加工产品,有效延伸了产业链条,提升了产品附加值;销售服务方面,通过电商平台打通终端市场,构建起集培训、直播、带货、运营于一体的农村电商园区,逐渐打响特色品牌。 安徽乡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陈翼表示,未来,企业将根据市场反馈,重点研发和生产金耳、杏鲍菇等经济价值更高、适合反季节栽培的菌种,以进一步提升“智慧方舱”的利用效率和经济价值。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