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的阜阳南照港 10月13日,记者走近颍上县南照镇洪楼村淮河边,映入眼帘的是占地800多亩的淮河阜阳港颍上港区南照作业区综合码头工程,门头上“阜阳南照港”5个大字格外显眼。 西侧4层综合办公楼上,悬挂着“封顶大吉”的条幅,工人正忙着室内砌墙、粉刷、贴瓷砖;码头岸边,一台45吨、两台16吨移动式门座起重机已安装调试完毕,静待投运后大显身手…… 阜阳南照港项目负责人姚勇介绍,作为项目核心的水工建筑物,已于今年7月25日顺利通过交工验收,意味着码头作业的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按照规划,南照港一期建设7个1000吨级泊位(水工结构兼顾2000吨级),岸线长度500米,设计年吞吐量达410万吨。“后期,我们会根据实际运营情况调整泊位和设备配置,现在3台门座起重机设备安装调试已完成,具备作业条件。” 陆域配套工程紧跟节奏:综合办公楼内部装修正全力推进;疏港道路及堆场纵一路已全部施工完成,实现从S318省道到码头作业现场的“无缝衔接”,车辆可直接抵达泊位;项目一期占地约860亩,其中陆域堆场的清表、沟塘处理已全部结束,后续将分区建成散货区、件杂货区、集装箱区,为货物集散提供充足空间。 “现在就盼着年底投运,以后淮河上的货船就能在这儿稳稳靠岸了。”现场一名施工人员说。 作为阜阳港“双核四极”多式联运体系中的“一核”,南照港有着显著的区位与航线优势。 从区位看,南照港紧邻G105、S318国省干线,距济广高速南照出口仅2公里,距阜六铁路南照站直线距离约3.3公里。“我们计划在南照站东侧新建货场,接轨阜六铁路,再修一条快速路连接港区和车站,以后货物能从码头直接转铁路、上高速,‘公铁水’无缝转驳。”姚勇说,这一规划落地后,将彻底改变阜阳淮河干流“有河无港、有港无联运”的局面。 航线布局上,南照港规划了三条直达江海的核心通道:经淮河、京杭大运河至连云港,航程约700公里,航行时间7天;经淮河、京杭大运河、长江至上海港,航程约900公里,耗时9天;经淮河、江淮运河、长江至上海港,航程约800公里,8天可达。得益于2023年8月通航的江淮运河,船舶经此至长江安庆、池州段,可缩短航程约400公里。 “河海是天然航道,水运装载量大、油耗低,尤其适合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阜阳南照港相关负责人任平算起了“物流账”。 作为安徽省第三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创建项目,南照港未来还将承接国内外货物集散、仓储、中转任务,成为皖北对接长三角的“水上门户”。 港口要“活”,离不开产业的支撑。 南照港运营团队已提前摸排对接,走访周边有大宗商品进出需求的企业;与颍上县相关粮食产业洽谈合作,计划联手打造粮食产业园;与霍邱一家砂石场签订首份合作协议,预计年货物吞吐量约40万吨…… “我们正在摸排需求,让港口投运后就能‘装货卸货’。”任平说。 产业布局上,颍上县政府已牵头制定南照港产业园区规划,重点发展机械装备制造(港航物流设备、农业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金属制品(集装箱、家居金属制品等)、绿色建材及家具制造三大“临港偏好型”产业。根据《临港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初步方案,园区将分三期推进:近期建成3.15平方公里(含1.13平方公里码头及附属作业区),中期扩展至15平方公里,远期展望规划建成面积20平方公里,最终形成“以港促产、以产兴城、以城育港”的港产城一体化格局。 港口兴,贸易旺。 “下一步,我们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剩余工程,争取年底顺利投运。”阜阳市交通运输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南照港投运后,将填补阜阳淮河干流上缺乏大型港口码头的空白,为阜阳加快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皖豫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注入强劲动力。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