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超级皖”美食争霸赛首场城市PK赛暨皖北旅游嘉年华活动中,由阜阳本土音乐人孙小丁创作、阜阳原创音乐基地出品的歌曲《太和板面之歌》与《皖K0558》亮相,它们以音乐传递出独特的阜阳“味道”,受到观众欢迎。 目前,阜阳原创音乐基地已建成岳家湖与双清湾两大创作展演基地,致力于将阜阳的文化、风景与美食,转化为可听、可唱、可流传的旋律。 两首歌曲,一缕乡愁 “板面香,飘向四方,陪着太和儿郎去远方闯荡;板面香,记在心上,那是一碗乡愁,一生都难忘……”“皖K0558,一年只回一次的家,时常想念太多牵挂,那是自己的老爸老妈……”两首歌的歌词中,浸透着浓浓的乡愁,以及对家乡风物、家乡发展的深情赞颂。 创作者孙小丁,1987年生于太和县关集镇,自幼喜爱音乐。初中时,他便自学乐谱并尝试创作,大学期间利用兼职收入学习吉他,毕业后曾组建乐队,后从事吉他教学,始终坚持创作。他的作品以曲风清新、旋律易记见长,在外期间曾为多位艺人创作。 2016年,孙小丁返乡创办“小丁音乐私塾”,专注于音乐教学与本土音乐推广。此后,他被阜阳原创音乐基地发掘,共同打磨出《太和板面之歌》《皖K0558》等作品,经基地与乐队推广,受到很多市民的喜爱。 “《皖K0558》由四位阜阳音乐人共同创作,讲述了一代人的‘离开’与‘归来’。”阜阳原创音乐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曾如无数追梦青年,在春节后的站台品尝“要走不想走,想留不能留”的离别之苦;而后在一次次归途中,惊喜于家乡的飞速变化。当故乡足以安放梦想,“可以不必走,想留就能留”便成为他们最真切的心声。 打造可“听”的阜阳味道 在阜阳市和颍东、颍州区文旅部门支持下,阜阳原创音乐基地已建成岳家湖与双清湾两大创作展演基地。双基地坚持“一体两翼、功能互补、联动发展”的运营模式,现已成为集创作生产、人才培养、品牌推广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为音乐赋能城市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岳家湖》的潋滟波光,到《颍河谣》的绵长乡愁;从《皖K0558》中流淌的城市记忆,到《太和板面之歌》里升腾的人间烟火——这些作品共同绘就了一幅“听着歌曲,游遍阜阳”的生动文旅图景。借助音乐的传播力与感染力,让市民和游客在旋律中增进对城市的认同与自豪,更吸引远方朋友“为了一首歌,来到一座城”,亲身感受歌词中的阜阳魅力。 “此次《太和板面之歌》和《皖K0558》在美食争霸赛上的成功呈现,是‘音乐+’模式打造‘皖美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一次有效实践。”阜阳原创音乐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音乐艺术与实体经济、文旅消费实现深度结合,通过富有代入感的艺术形式,增强了活动体验与吸引力,有效聚集人流、拉动消费,展现出音乐在促进旅游引流、激活夜间经济、提升消费能级方面的独特价值。 “我们将继续深挖本土文化,创作更多具有时代精神和阜阳特色的精品佳作。”这位人士表示。同时,将启动“阜阳金唱片”计划,系统化扶持本土音乐人才,品牌化运营阜阳原创音乐IP,推动音乐作品向旅游衍生品、城市纪念品等形态转化。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