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重阳节到来之际,也是我国第16个“敬老月”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之时。围绕“弘扬孝亲敬老美德共建老年友好社会”主题,我省各界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敬老爱老助老活动,通过建立全方位关爱服务体系,推进各项优质服务资源向老年人聚集。 日前,肥东县梁园镇民政所、社区干部和志愿者一同前往该镇104岁的卞能贵老人家中走访慰问。“这样的走访,不仅能及时掌握百岁老人的饮食起居与健康状况,更能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实实在在送到老人心坎里,在全社会凝聚起孝亲敬老的浓厚氛围。”梁园镇民政所负责人李云松说。 肥东县拥有218位百岁老人,在合肥市县区中排名第一。截至今年10月,肥东县已发放高龄津贴总额达6575.7万元,其中,百岁老人每月可领取630元津贴。该县还创新推行“养老护幼督导专干”制度,累计走访困难老年人61.4万人次。 这份敬老暖流在全省持续涌动,重阳节到来之际,各地广泛开展敬老爱老助老活动。 芜湖市在赭山公园开展重阳节老年健身主题活动。“我们希望通过登山健步行等活动,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引导老年人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芜湖市老龄办副主任王荣表示。 在安庆市迎江区宜城路街道南水回族社区,社工联合志愿者举办“老年权益微宣讲”活动,结合案例,通俗解读赡养、财产保护等问题,让在场老人掌握维权方法。 来安县组织医院在老年人集中活动区开展健康口腔义诊活动。口腔科医生通过现场检查,为50名咨询和问诊的老人答疑解惑,并通过口腔模型和示意图等方式,为大家讲解日常护理及治疗原理等口腔安康学问。 适老化产品的普及程度,直接关乎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与幸福指数。阜阳市的彭广珍老人最近就真切感受到了政策带来的便利,她购买的一款原价4570元的助听器,通过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焕新”补贴,最终仅花3200元便收入囊中,节省了1000多元。 今年以来,我省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焕新”工作,消费者购买清单内产品,按照产品实际销售价格的30%给予补贴,单个产品类别最高补贴2000元,每位消费者合计最高补贴不超过2万元。 以阜阳市为例,今年全市有370位老人因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焕新”补贴政策受益,累计发放补贴28万元。“政策实施后,不仅改善了老年人的居家养老环境,更让老年用品和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得到有效推广,真正惠及民生。”阜阳市民政局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科科长杜峰告诉记者。 为让养老服务更有温度、更具质感,我省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着力构建覆盖城乡、层次分明的养老服务体系。 在城市,兼具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功能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正加速落地,这种把服务送到“家门口”的模式,既保留了居家养老的温馨,又能实现高效服务响应。截至今年8月,全省已建成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199个,计划到2026年,建成不少于400个,覆盖所有城市街道和未设街道的县(市、区)。 在农村,按照“有固定场所、有服务设备、有服务内容、有服务队伍、有管理制度、有资金保障”的“六有”要求,一座座特色鲜明的农村幸福院正拔地而起,为农村老年人提供触手可及的养老服务。截至今年8月,我省已建成农村幸福院1306个。按照规划,2025年底前将完成1500个左右的建设目标。满足多样化需求、兼具普惠性与便利性的养老服务体系,正在江淮大地加速形成。(刘良慧) 孝亲敬老邻里守望 10月25日,黄山市首届近邻主题活动(徽州区专场)在徽州人家社区温情开幕。以“邻里守望暖金秋孝亲敬老度重阳”为主题的本次活动,由黄山市委社会工作部、徽州区委社会工作部、徽州区岩寺镇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14位老人头戴生日帽,孩子们手捧蛋糕走上前台,全场齐声唱响生日歌,暖意融融。随后,一系列紧扣“孝亲敬老”主题的文艺节目轮番上演,赢得阵阵掌声。 活动现场对社区优秀志愿者进行了表彰,并举行了“徽州好邻”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这支以党员为核心的志愿服务队伍,重点关注高龄、独居、空巢老人的生活需求,持续传递“邻里守望”的温暖力量。 近年来,徽州人家社区不断激活服务老年人的“末梢神经”,探索形成了“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苑党小组—楼栋红管家”的社区治理新路径。“为加强对独居老人的关爱服务,我们建立了‘定人定责’服务机制,确保每位独居老人都有一位固定的‘红管家’作为首要联络人,提供日常探望、事务代办、精神慰藉等全方位的‘亲情式’服务。”徽州人家社区党总支书记谢甜莉介绍。 在这一机制下,77岁的独居老人胡桂珠有了专属“红管家”汪旺花。家住徽州人家小区、有32年党龄的汪旺花,2018年加入徽州人家社区志愿服务队,曾获“徽州好邻”美誉。 考虑到胡桂珠身体较弱、不识字,又住在六楼,日常采购和生活办事极为不便。汪旺花主动承担起责任,每周至少五次上门探望。老人家里缺米少药,她会第一时间代为采购,爬到六楼送到老人家中。了解到老人就医困难,汪旺花主动联系社区卫生服务站,协助建立健康档案,陪同进行基础体检,真正把“生活照料”与“健康关怀”送到了老人心坎上。 “有旺花在,我心里特别踏实。”胡桂珠老人动情地说。 “本次活动通过‘邻里识、邻里乐、邻里帮’等系列举措,将尊老敬老从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社区服务。”徽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汪洋表示,徽州区将持续开展各类邻里互助与为老服务活动,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在徽州大地蔚然成风,共同绘就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和美画卷。(李丹青方舟) 齐聚一堂幸福同享 “以前我是志愿者帮助他人,今天成为被服务对象,这份心意格外珍贵!”10月28日,铜陵市民俗文化村里,80岁的老年志愿者王春兰从现场志愿者手中接过“敬老礼包”时,脸上幸福的笑容如秋日暖阳般绽放。 重阳节来临之际,由铜陵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民政局主办的“情暖夕阳·爱满铜都”敬老爱老义演活动举行,99位老人齐聚一堂,同享温馨时光。 舞台之上,精彩纷呈。欢快的手鼓敲响序曲,深情的诗朗诵叩动心弦,《家和万事兴》唱出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还有灯笼舞《五哥放羊》、电吹管合奏《樱桃树下》、舞蹈《江南少女》、旗袍秀《我们的中国梦》等精彩节目。当《我和我的祖国》旋律响起,满头银发的老人们不约而同地挥舞起了手中的红旗。 “社会尊老爱老形成了风尚,增强了老年人的幸福感。”来自铜陵市义安区五松镇惠泉社区的丁应俊说,他第一次以这样的形式过重阳节。 “这是送给您的围巾,希望您戴着它,身上暖,心里更暖。”活动中,志愿者细心地为每一位老人系上围巾,同老人聊天,送上真挚祝福。 “作为表演志愿者参加活动,看到爷爷奶奶们这么开心,一切付出都值得了。”参加演出的志愿者李广兰说。 活动现场,志愿者忙碌的红色身影与老人们慈祥的笑脸相互映衬,构成重阳节最动人的画面。这份流淌的暖意,也彰显了铜陵市“情暖夕阳·爱满铜都”品牌十三载深耕不辍的温情答卷。 铜陵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搭建平台,汇聚社会爱心,以更多有温度的活动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让老年人都能拥有幸福美满的晚年。(刘洋路璐) 按下快门留住时光 重阳佳节将至,霍山县单龙寺镇养老服务中心比往日更添了几分暖意与热闹。10月28日,一场名为“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的公益活动,让这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人群中,一群身穿黄色马甲的少年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来自单龙寺镇“乡村少年光影社”,手捧相机,在老人之间轻盈穿梭。在摄影老师旌阳等人的指导下,孩子们仔细调整光圈、构图,用心捕捉爷爷奶奶们脸上绽放的每一抹笑容。 99岁的肖月英老人安静地坐在椅子上,专注地观看着文艺演出。她那精神矍铄、面容慈祥的模样,吸引了多位小摄影师围上前去。他们或蹲或站,认真对焦,快门声此起彼伏,将这份慈祥与天真共同编织的温暖瞬间,永远定格在镜头中。 “奶奶,看这里,笑一笑!”一位小男孩轻声引导,肖奶奶闻言转过头,眼中泛起柔和的笑意。孩子们不仅拍摄静态的肖像,也记录动态的温馨:有老人接受理发服务时闭目享受的神情,有义诊台前医生细心问诊的专注,也有民警用乡音讲解反诈知识时老人认真聆听的侧影。每一张照片,都是时光的切片,盛满节日的温度。 这些由孩子亲手拍摄的照片,并未止步于快门按下的一刻。单龙寺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结束后,镇里将统一把照片冲洗出来,配上精致的相框,逐一送到每位老人手中。 “今天这日子过得比过年还热闹!”71岁的方忠权老人看着舞台上活泼表演的孩子们,由衷感慨,“又是演出,又是团圆饭,还能免费检查身体、理个发、拍张照,心里真是暖烘烘的!” 温暖的背后,是持之以恒的付出。“乡村少年光影社”的指导老师们来自合肥、黄山、六安等地,都是退休职工。他们希望借助摄影这门艺术,帮助大山里的孩子透过镜头认识世界,也学会表达情感。 一场重阳活动,不仅用镜头留住了长辈的笑颜,也让孩子们学会了如何传递爱与关怀。“这次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深刻含义。”旌阳说。(唐欢胡庆林) 和美琅琊暖意融融 “关奶奶,明年咱们还来给您过寿!”10月28日傍晚,暮色初染的滁州市琅琊路小学操场上,欢声笑语裹着暖意。阵阵掌声里,百岁老人关宏华在两个女儿的轻扶下缓缓走上舞台,台下红绸点缀的寿桃蛋糕,透着喜气格外醒目。“奶奶,您现在最开心的事儿是啥呀?”关宏华攥着女儿的手笑答:“这么多人陪着我,比啥都开心。” 这动人的一幕,正是“和美琅琊又见重阳”——2025年琅琊区“我们的节日·重阳”暨“敬老月”主题活动的缩影。当天活动现场,从便民服务到趣味体验,每个区域都挤满了盼着“沾喜气”的人。 义剪区的布围腰刚展开,志愿者刘燕平就被围了个圈。她给李大爷系上围布,笑着问:“大爷,剪个利落短发,显精神咋样?”话音未落,剃刀嗡嗡轻响,不过数分钟,清爽的短发就剪好了。李大爷对着镜子左摸右看,抬手竖大拇指:“这手艺真好。” 隔壁义诊区,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生陈世明俯着身,帮王桂兰奶奶捋起袖口量血压,盯着数值轻声叮嘱:“奶奶,您血压有点偏高,降压药可不能断,每天记得按时吃。”王桂兰点点头,赶紧把“医嘱”记在心里。 不远处的网络安全宣传台前,民警罗静举着彩色宣传册,嗓门亮堂:“叔叔阿姨注意喽!有人打电话说孙子住院要转钱,千万别急,先给孩子爸妈打个电话核实,都是诈骗。”说完,还把防诈单页挨个递到老人手里。 傍晚6时许,暖黄色的舞台灯光“唰”地亮起,铺满整个舞台。《美丽中国》的旋律紧跟着流淌而出,滁州学院的10位姑娘身着舞裙登场,裙摆随旋转的舞步翻飞,像一团团跃动的火焰,台下掌声瞬间炸响。紧接着,《烛光里的妈妈》的温柔歌声、《茉莉芬芳》的悠扬民乐、《梨园风华》的经典戏曲轮番登场,精彩演出引得观众频频拍手。 晚会中,孝老爱亲家庭表彰环节格外耀眼。10位孝老爱亲代表依次上台,10名少先队员上前献花,把现场的温情氛围推向高潮。最终,晚会在《夕阳红》的悠扬旋律里,缓缓落下帷幕。 “借重阳节办这些活动,就是以传统节日为纽带,用便民服务回应老人需求,用文化演出温暖晚年生活,更让‘尊老爱老’从节日仪式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日常。”滁州市琅琊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姜陆说,未来会持续把关爱做细,让每一位老人都感受到社会的暖意。(李邦军)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