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夜,阜城报印小区5辆电动车着火,被烧成铁架,多户居民家窗户损毁严重,吊顶被烧。在记者采访中,多家物业公司表示,对于小区内电动车飞线充电等乱象,管理难度较大,防不胜防。为此,我市启动电动车违规充电等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每一个使用电动自行车的居民,都会面临充电的问题。新建小区可以规划、增设充电桩,但很多已建成的老旧小区,缺乏相应的配套。这也导致飞线充电、楼道内充电、电动车坐电梯进家充电等现象普遍,加上部分市民有“充自己家的电,放心又划算”心理,使电动自行车充电乱象屡禁不止,电动车变身为隐性火源,安全事故不断。 电动自行车的使用人是居民,归宿也是车棚或居民家庭,因此它的管理方属于小区物业。规范电动车充电行为,排除安全隐患,是物业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厘清这一点,才能明确管理主体,方便行使管理权。 在对待电动自行车充电乱象问题上,我们看到不同物业公司的态度也不一样。有的物业出台规定,从源头上杜绝违规充电行为,发现后及时制止,并增设充电桩满足居民充电需求。也有的物业疏于管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乱象蔓延。 对此,一些物业公司称是因为“业主不配合、管理难度大”“没有执法和处罚权”“防不胜防”。这一说法虽有一定道理,但不是消极应对、管理不力的理由。管理需要智慧,更需要担当,面对安全隐患等问题,该强硬时就该强硬,该出手时就该出手。 有些物业公司面对棘手的、复杂的问题,选择退让或者拖延,以为这样可以避免激化矛盾,换来一时安宁。这样的物业公司是不称职的,因为他们忽视了全体业主的诉求,容忍不安全行为、不公正现象存在。这样的物业公司,在面临市场竞争时必然被淘汰。 当然,考虑到充电乱象确实普遍存在且根深蒂固,也应给予物业一定支持。安监、消防、公安、物业主管等部门应及时完善管理规定,明确职责,赋予物业一定管理权限,让他们有支撑、有依据,才好放开手去干。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