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颜亮亮作为安徽省第六批选派干部,从省城来到皖北贫困小村子——临泉县刘桥社区。两年后,在他的带领下,贫困村实现了出列;2018年,贫困户全部脱贫,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快速增长。 这时,颜亮亮主动申请留任:“脱贫攻坚任务还没有结束,我想再干3年。” 如今,6年过去了,颜亮亮成了群众交口称赞的“好书记”。6年间,他入户走访3000多次,召开群众座谈会59场,足迹踏遍了村子各个角落…… 近3个月时间,把辖区贫困户走访一遍 2014年10月底,颜亮亮坐车辗转了4个多小时,第一次来到临泉县刘桥村(现已改名为刘桥社区),成为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来之前我做了一些心理准备,但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差。”颜亮亮对当时的情形仍记忆犹新:村庄脏乱不堪、贫困人口较多且生活窘迫。那时的刘桥村辖13个自然村,总面积4.5平方公里,共1307户、4870人,耕地仅3516亩,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84户637人。 初到村,颜亮亮用了近3个月时间,把辖区贫困户全部走访了一遍,摸清了每个贫困户的致贫原因,“量身定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 小增庄的姚德红是一名贫困户,两个孩子上学,妻子刘珍喜患有精神疾病需要长期吃药。但老家在外地的刘珍喜没有二代身份证,无法享受残疾补助、医保等政策。颜亮亮花了半年多时间,终于在刘珍喜老家的档案馆翻出她的档案。他带着姚德红一家往返1000多公里,解决了刘珍喜的户口问题。 “太感谢颜书记了。”姚德红说,颜书记还帮他联系到一家物流公司上班,月工资3000元,离家只有几百米。2016年,他家脱贫;2017年,女儿考上临泉一中,一家人有了盼头。 颜亮亮还带领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帮助贫困户59户养羊335只,172户养殖鸡、鸭、肉鸽9000余只,131户种植蔬菜400亩;开展 “十企帮百户”活动,结对帮扶100户贫困户…… 2016年,刘桥社区成为全县首批出列的10个贫困村之一;2017年底,社区贫困人口降至12户15人。 任务没结束,我还不能走 2018年,颜亮亮做了一个重要决定:主动申请留任。“脱贫攻坚任务还没有结束,我还不能走。” 在扶贫期间,颜亮亮还深刻地认识到,扶贫必须先扶志。在每个自然村,他都设立一块由他设计的宣传牌,写着:“贫穷不光荣,脱贫靠主动”“争当贫困户是懒惰和不体面的”上面还留下了他的名字和手机号。 颜亮亮在社区挖掘了“身残志坚钻研葫芦烙画技术”的贫困户张洪世、“守护残疾妻子二十年自强不息”的贫困户姚德红等典型,并进行了表彰;他还主持建设了“扶志扶智扶贫”爱心超市,以积分换物的形式鼓励劳动;成立了扶志、扶智巾帼志愿者队伍讲政策、搞卫生、送技术;设立扶贫公益岗位94个,营造脱贫光荣的氛围。 扶贫期间,颜亮亮还带领大家硬化村级道路14条,修桥2座,打机井10眼,疏通沟渠13公里;新建扶贫车间、幼儿园、群众大舞台、农副产品展示厅、文化广场、小公园、残疾人康复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19个。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