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党员更应是思想的觉悟者,责任的担当者,精神的倡导者。当最美的青春遇见最红的党旗,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社会发出青年之声。 昨天是中国共产党99周岁生日,让我们一同感受阜阳青年党员在一线的责任担当。 邓毕力 安徽智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34岁 201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邓毕力2012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在中关村北京大学科技园创办科创企业,从事新材料和节能技术研发。历经十余年的研发积累,邓毕力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全国首台套可量产的新一代10μm级超薄超宽纳米晶带材生产技术及成套设备,技术世界先进,国内领先,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2018年8月,邓毕力来到颍泉区创办了安徽智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担任公司董事长和研发总监。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团队用不到1年的时间,建成了超薄纳米晶带材示范生产线。这一成果,产能位居世界前列,产业上下游带动能力强,填补了安徽省内产业的空白,成功入选“安徽省第四批重大新兴产业专项”,是金属软磁方向的唯一承担单位。 邓毕力累计共发表SCI/EI高水平科技论文1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曾获“2019年阜阳市第四批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017年度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骨干”、“2014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2010年度中国工程热物理年会青年优秀学术论文奖”等奖项。 张龙龙 阜阳市消防救援支队清河路消防救援站站长 31岁 201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19年6月4日凌晨,颍州区锦华第一郡小区某住宅发生火灾,两人被困火海,其中一人为孕妇。时任阜阳市消防支队颍州大队清河路中队中队长的张龙龙带领2名消防员冲进火海,将被困人员救出并转移到安全地带。救援期间,张龙龙把自己的空气呼吸机让给了孕妇。这一幕被网友拍摄下来,张龙龙被誉为“阜阳最美消防员”。 投身消防队伍13年来,张龙龙先后经历过砀山龙卷风、凤阳晶鑫矿业爆炸、临泉县房屋坍塌等一系列重大事故救援,参加灭火战斗2800余次,参加抢险救援任务800余次,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 “训练严要求,救援见温情。”是战友们对张龙龙的评价。日常训练中,张龙龙是有名的“黑脸”,对各项标准的要求都十分严格。但是,遇到严重的火灾时,张龙龙总是冲在最前头,把新战士们护在身后。遇到个别“争前锋”的新战士,他会大声吼:“后面待着去,你的技能还要再练练,仔细看着我和你们班长怎么实施救援的,然后给我牢牢地记在心里。” 2014年6月,张龙龙被评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至2019年,张龙龙三次带队参加全市消防春季比武,均获得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2018、2019年,他所带领的颍州消防中队被评为“全省标兵中队”。2018年,张龙龙荣获“全市双拥模范先进个人”、“颍州好人”称号,2019年7月获“阜阳好人”称号。 牛志伟 黄山八山半水茶叶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31岁 201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10年6月,20岁的牛志伟还是黄山学院一名无忧无虑的大二学生。一天凌晨,牛志伟的父亲突遇车祸离世,一家人陷入巨大的悲痛中。父亲生前和别人承包了一个外地工程,陆续找身边的亲戚朋友借了钱,家里的顶梁柱倒了,留给家人42.8万元巨债。 有人劝牛志伟说:这些是你父亲生前欠下的债,跟你们没有关系。但牛志伟却说:“大家是坚信父亲的人品才借钱给他,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份信任。这笔债我要认,慢慢还,总有一天会还清。”牛志伟贴出“认债告示”,向债主们表示父债子还,承诺6到8年内还清父亲所欠债务。 牛志伟一夜之间成熟起来。回到学校后,牛志伟四处打工,拼命赚钱,最多的时候他曾一个人带了3份家教。从学校到家教的地方路比较远,他舍不得坐车,一下课就买了个包子或者大饼边啃边赶路。日子过得极为清苦。 从2010年开始,为了让大家放心,知道他在努力挣钱还债,牛志伟每年都会回家还债。29个债主,按照欠款比例,连续6年,他还债的信念从来没有动摇过,终在2016年春节前,将父亲所欠42.8万元债务全部还清。 牛志伟先后入选“安徽好人”、“中国好人”。 刘海娟 阜南县新村镇中心小学教师 34岁 201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刘海娟是安徽省第一批特岗教师中的一名小学美术老师。10年如一日,始终扎根乡村。刘海娟走教了8所学校,每天奔波于多所学校之间,经常吃不到热乎饭,更顾不上自己的孩子。乡村道路坑坑洼洼,下雨天只能艰难地推着电瓶车踏泥趟水前行,但不管天气多么恶劣,她总是按时到走教学校给孩子们上美术课,10年一共骑坏了4辆电瓶车。 为了让农村的留守儿童也能够拥有一个色彩缤纷的美术天地,刘海娟带给一个又一个孩子美的启蒙。为了打开他们的心扉,刘海娟只要有空就陪伴他们,经常利用周末到留守儿童家里做家访,给他们买些生活学习用品,帮他们辅导功课,教他们画画。 刘海娟在个人资助贫困生的同时,还动员社会爱心人士对天棚小学献爱心,为留守儿童捐赠了200套儿童保暖内衣和20台取暖器,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刘妈妈”。 2018年9月,刘海娟作为安徽省教师先进典型参加了“安徽省最美教师”师德师风全省巡回报告,共计作省、市、县级专题报告122场,与全省13万余名教育工作者分享了自己的乡村教育故事。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