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淮河干支流水位全面上涨,淮河干流王家坝段于7月20日凌晨0时许达到保证水位29.31米,并保持上涨。7月20日8时24分,王家坝段达到最高水位29.75米。 为保淮河下游安全,7月20日8时31分52秒,接国家防总指令,淮河王家坝闸以1560m3/s的速度向蒙洼蓄洪区泄洪。这已是蒙洼蓄洪区第16次启用。 王家坝闸开闸泄洪当日,根据安徽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命令,上午9时16分,淮河南润段进(退)水闸开闸放水,蓄洪区启用;12时,邱家湖进(退)洪闸开闸放水,蓄洪区启用;13时姜唐湖进退水闸放水,蓄洪区启用。至此,一天之内,阜阳境内连开四个行蓄洪区,在我市防汛抗洪史上还是第一次。 靠前指挥,一线驻守保平安 王家坝闸被称为“千里淮河第一闸”,是淮河汛情的风向标,事关整个淮河流域的防洪安全。因此,各级领导情系王家坝,关心王家坝。 面对汛情,国家防总、省市防指高度重视,迅速对防范强降雨和防汛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省委书记、省长亲临抗洪一线调度指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一线坐镇指挥,其他市领导包保重点防汛区域,按照分工要求,包保乡镇,以发现问题立即解决的态度,认真检查防汛工作。 心之所念,情之所系。 蓄洪区是否启用?何时启用?如何启用?省委书记李锦斌格外关心。王家坝闸分洪的前一天晚上,李锦斌专程到省水旱灾害防御调度中心现场调度。这一天,从早到晚,他连续多次打电话,询问王家坝水位和蒙洼蓄洪区准备情况。 7月20日,李锦斌顶着烈日赶到阜南县王家坝闸,现场查看淮河水势,详细询问蒙洼行蓄洪区运用情况,指导防汛工作,深入庄台关心受灾群众生活。 7月20日凌晨,省长李国英连夜召开部署调度会,与有关方面紧急会商,研究水位进一步变化趋势和行蓄洪区运用的合适时机,深入到颍上、阜南,调度指挥开闸倒计时阶段相关工作,逐一检查闸室闸机、人员设备等准备情况,要求严格执行国家防总指令,按照规定程序有条不紊开闸分洪。 7月17日,副省长、阜阳市委书记杨光荣主持召开由市、县有关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听取防汛准备和强降雨防范等工作情况的汇报。7月18日夜,杨光荣来到王家坝闸、淮河大堤、淮河分洪道等地,实地查勘雨情汛情,并看望巡堤查险干部群众。 7月18日,5位包保市级领导赶赴沿淮三县,带领包保成员单位驻点督导检查。 7月21日,市领导分别赴阜南县和颍上县防汛抗洪一线,现场督导检查防汛抢险救灾及人员安全保障等工作,切实做到“六个确保”,即确保人员安全、确保堤圩安全、确保生活必需、确保稳定脱贫、确保卫生防疫、确保和谐稳定。 蓄洪前夜,阜南县组织800名县直机关党员志愿者连夜集结,奔赴蒙洼乡镇与当地镇村干部志愿者等组建了1680人的搬家队伍,连夜七个小时转移危险区群众和生产生活物资。7月20日凌晨3点前,蒙洼危险区681户2017人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并得到妥善安置。 开闸前的不眠之夜 暴雨肆虐,洪水翻滚。 强降雨经各支流下泄至淮河干流,洪水快速涌向淮河王家坝河段,致王家坝水位猛涨。 7月19日晚上8点开始,淮河王家坝水位以每小时6厘米的速度急速上涨!对于蒙洼蓄洪区而言,这个夜晚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乡亲们,得撤离了,赶快回圩子上去,有需要帮忙的吗?”王家坝镇淮上社区保庄圩外,杨涛的脚已经肿了,但步子一直没停,嘴更不敢闲着。 此前一天,熟悉王家坝情况的杨涛作为阜南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党员志愿者,加入王家坝巡堤查险队伍。 转移指令到达,杨涛立刻与淮上社区党员干部汇合,一场极其简短的动员会后,立即开始了协助转移撤离工作。 同日21时,位于蒙洼蓄洪区内的阜南县曹集镇紧急动员会刚刚结束。东郢村党支部书记梁俊生立即骑上摩托车,前往2公里外的郑明山养牛场,动员养牛场把牛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以备国家防总随时启用蒙洼蓄洪区。 曹集镇东郢村地处蒙洼蓄洪区腹地,距离王家坝闸21公里。这次紧急转移群众财产,主要涉及东郢村的1个养牛场、2个养羊场、1个水蛭养殖场。“养羊场、水蛭基地规模都不大,已经转移到安全地带,只有这个养牛场还没有转移。”梁俊生说。 来到养牛场后,梁俊生让郑明山赶紧组织工人把牛赶往一处闲置庄台。那里有一个晾晒场,可作为临时养殖场地,免费供给使用。梁俊生说:“19日晚10点,20日零点、凌晨2点,要报三次养殖户搬迁情况。20日凌晨3点之前,所有养殖企业全部搬迁到安全地带。” 奋战在开闸前夜的还有近千名民兵。 19日晚9点,阜南县人武部紧急集结980名民兵奔赴地处蒙洼地区的王家坝、曹集、郜台、老观四乡镇,转移群众及生产生活物资。20日凌晨四点半钟,转移全部结束。 19日深夜至次日凌晨,阜南县蒙洼危险区内2000余名群众带上简单的家当,赶着牛羊、鸡鸭,在当地干部的引导下连夜有序转移到庄台、保庄圩等安全地带,为次日王家坝开闸蓄洪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次开闸蓄洪和以往相比,呈现出洪水涨势最猛、开闸指令最急、搬迁撤离最快、防汛秩序最稳、抗灾自救最早等特点。”7月30日,在阜南县开闸蓄洪安全度汛指挥部工作推进会上,阜南县委书记崔黎如此总结。 党旗在防汛救灾一线飘扬 “老王,家里可缺啥?有啥困难和我们说。”在王家坝闸东庄台上,临时党支部书记李群一进屋就和王世杰交谈起来。“我们挺好的,虽然地被淹了,但吃穿不愁。”王世杰回答。 王世杰今年76岁,蓄洪后,他家的1亩大葱、3亩花生、5亩多地的旱稻都被水淹了。详细记录王世杰的家庭状况后,李群又开始走访下一家。“群众的情绪要安抚好,得及时了解大家有啥困难。” 目前,闸东庄台户籍人口有98户361人,留守庄台有200人左右。蓄洪期间,根据安排,闸东庄台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李群担任书记,庄台留守的其他5名党员加入,积极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正是临时党支部成员的一次次走访和帮扶,让庄台群众情绪稳定,物资调度及时。 7月20日晚11时30分,王家坝村党支部书记王玉明还在拖着发酸的双腿坚持巡逻分洪道堤坝。两天半没合眼、两晚没有洗澡,他感觉脑子近乎“一团浆糊”。但在泄洪的第一晚,他不敢懈怠。这晚的大堤上,他与该村的70多位老党员、大学生、志愿者、村民,一同守护2016米的“责任田”。 防汛救灾第一线还有很多像李群、王玉明一样的党员。他们的坚守让党旗高高飘扬。 据了解,阜南县组建防汛巡堤查险临时党支部133个,抽调133名科级干部任党支部第一书记,明确4名正科级干部负责蒙洼乡镇临时党支部工作。颍上县沿淮22个庄台按照“一个庄台一套方案”的要求,认真制定落实“四个一”方案,即每个庄台上建立一个党支部,配备一名公安干警、一名医疗卫生人员、一名县直包保干部,选派87名干部,抽调308名公安干警,组建37支医疗小分队,投入专业技术人员224人。 如何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全和物资充足,也是摆在党员干部们面前的一个问题。阜南县组织16人供水应急维修队、7辆维修抢修车,保障蓄洪区居民供水;派驻3支54人组成的电力抢险队,拉停涉水等危险线路82条;设置沿堤路口路段卡点192个544人,确保不因食品、饮水、用电、交通等威胁百姓生命安全。颍上县编组县级抢险队135人,乡镇抢险队30支2442人,所有队员名单一律登记造册、随时待命。 “生活用品、蔬菜水果、粮油米面我们都保证数量充足,绝不会出现断货、缺货现象。”王家坝镇小小鲜果园家和超市经理曾志说。 阜南县商务粮食局确定保供企业12家,确保供应不断、质量不降、价格不涨;动员群众利用电商、网购等采购生活必需品,借鉴防疫期间扫码网购做法,方便购物;对77个湖心庄台均明确专人、配备皮划艇运输生活必需品。“一般东西都有,水果蔬菜都不贵,我们随时能买到,都够用的。”王家坝镇郑台孜村民方学丽告诉记者。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