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阜阳一中两学生获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一等奖

2020-10-12 09:52|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23673|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牛桂芹 通讯员 程楠楠 文/摄|来自: 颍州晚报

  近日,中国化学会官网发布2020年第34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一等奖学生公示名单,安徽83名学生上榜,其中,阜阳一中的蒋青龙和马学睿榜上有名。
  
  昨日,记者分别专访了两名学生和他们的老师,听听他们的学习秘诀。
  
朱丽莉和蒋青龙(右)合影
  蒋青龙:喜欢做化学实验 还录视频传网上
  
  说起蒋青龙,班主任朱丽莉告诉记者,他作为阜阳一中高三13班的“种子”选手,成绩一直在年级排名榜前列。
  
  在老师眼中,蒋青龙总是默默地坐在班级角落里,但丝毫掩盖不住他的“光芒”。“生活中,他喜欢骑自行车,在他喜欢的事物上,激情满满。他喜欢化学,自己还做化学实验录成视频上传到网上,播放量上万呢。”朱丽莉说,学习上,蒋青龙很踏实,也很会学习,“不拘于形式,用自己最高效的方法学习,成效显著。而且,虽然成绩优异,但也不骄傲。 ”
  
  对话:
  
  记者:很多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你的化学成绩好,是否也是源于兴趣呢?
  
  蒋青龙:我对化学有极大的兴趣,这在我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初中时,即使是简单的物质变化,也让我十分好奇。到了高中,我又对化学方程式很感兴趣,许多需要记忆的内容,都能轻易记住。在课外,我还置办了实验仪器,亲眼见到了许多实验现象,还制作了迷人的深蓝色平行四边形硫酸铜晶体,也见识了紫色正八面体硫酸铝钾、硫酸铬钾混晶。在网上,我还从化学科普视频中获得知识,自己也制作过视频,共有上万的播放量。
  
  记者:这次比赛,你获得了好成绩,有什么样的感受?
  
  蒋青龙:准备化学竞赛其实不太简单,不仅需要完成平时的学习任务,还要投入大量精力钻研竞赛内容。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支持下,我们共同探究化学原理,学习有机化学。在此期间,我认识到高中化学的局限,也提前看了一些大学内容,最重要的是培养了敢于钻研、直面困难的能力。
  
  这一次我有幸获得化学竞赛一等奖,要特别感谢几位老师以及毕业的两位学长。同时,我也获得了更大的鼓舞,坚定了为考取理想大学——清华大学继续奋斗的决心。

李雨晨和马学睿(右)合影

  马学睿:爱笑爱思考 从不让问题『过夜』
  
  说起阜阳一中高三11班的马学睿,班主任李雨晨告诉记者,马学睿成绩优秀,长期位居年级前50名。“他性格乐观开朗,平时乐于助人,学习态度十分端正,从不让问题‘过夜’,积极思考,认真反思,能够从一个问题挖掘出更多问题。在化学方面,他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和秘诀。”李雨晨说,最难能可贵的是,在平时生活中,马学睿总是面带微笑,深受师生喜爱。
  
  对话:
  
  记者:学习化学,你有什么方法?
  
  马学睿:我觉得,学习化学要有自己的方法,要综合掌握一些基础知识,比如各种元素性质、氧化还原顺序及酸碱性结合周期律,还要对它们有一个综合认知框架。此外,还要对原子结构、电离能、亲和能、电极电势有一个全面认知。
  
  另一方面,化学知识琐碎,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但是要熟记而不是死记。平时学习的时候不要疏于画图、做笔记,要牢记化学反应的流程,如氧化还原、加减消除、取代整合等。然后在流程中仔细寻找元素变化即可解决一些问题。
  
  记者:这次获得一等奖,你有什么感想?
  
  马学睿:这次获得一等奖,既是成绩也是激励,会激励我今后更加努力,为高考能圆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而奋斗,也希望将来能在基础科学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