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全国农业优异种质资源及资源普查进展情况,发布了近期专家遴选出的十大农作物、十大畜禽、十大水产优异资源。颍上县的庄红贡米成功入选农作物十大优异种质资源,系全国农作物唯一入选稻类作物。(《颍州晚报》12月6日03版)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从古至今,都备受关注。颍上县的庄红贡米凭借其悠久的历史、新奇特异的基因性状,成功入选农作物十大优异种质资源,着实让人振奋。 种质资源是什么?有专家这样形象描述:就好比要画一幅画,首先要依托最基础的线条,才能衍生出成千上万幅各种风格类型的作品。农作物繁衍生息也是这样,种质资源就是最基础的线条,是种业创新的源头。 调查显示,我国虽然拥有52万份农作物种质资源,居全球第二,但地方品种、野生种质等数量明显偏少,大部分还湮没在荒野之中。如此看来,当前种质资源保护形势不容乐观。 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调查发现,安徽省从1956年到现在,水稻老品种下降了84%,小麦老品种下降了87%。就拿颍上的庄红贡米来说,若不是得益于2019年的国家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当地种子公司迈开腿脚找资源,积极开展调查、种源鉴定,这个优异种质资源或将继续被湮没。 如何抓住种质资源的“牛鼻子”,是当下农业种质资源保护的关键。笔者认为,要加强地方品种的普查、收集、保存和利用,依法明确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种质资源范围,加强原地保护,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种质资源库,防止资源流失。在资金保障上,要加大种质资源普查和保护经费投入,设立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专项经费。 加强保护的同时,做好种质资源的利用更为重要。应充分调动种质资源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科学合理的种质资源方面人才评价和奖励机制,重点支持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贡献突出的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打造科创平台,提高资源共享利用效率,让珍贵的种质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结出更丰硕的成果。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