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用爱守护“折翼天使”

2021-12-13 08:41| 编辑: 刘黎 | 查看: 11569|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任刚 通讯员 靳伟/文 王军侠 /摄|来自: 颍州晚报

王晶平给孩子上课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一名五年级学生,今天很开心站在这里,见证王老师的幸福时刻……”女孩声音不大,有些生硬。可在王老师听来,这是最动听的声音。
  
  婚礼上的这一幕,被新华网客户端发出后,感动了无数网友。
  
  婚礼是在阜南县特教学校举办的,女孩是新娘王晶平曾经的学生夕夕(化名),是名听障儿童,几年前还无法发声。在特教学校老师的努力下,一群像她一样特殊的孩子成功转入普通学校。
  
  12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这所学校,探访视频背后的暖心故事。
  
  一场暖心的婚礼
  
  被无数人关注的这场婚礼的主人,就是青海省海东市的王晶平。
  
  今年是她来阜南工作的第9个年头,言行举止间,已经完全像个土生土长的阜阳人。
  
  王晶平是90后,2013年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毕业后,考入阜南县特教学校。2018年,在他人牵线下,王晶平和阜南县十三小学的老师、来自山西吕梁市的高彦飞相恋,并于今年9月结了婚。在高彦飞的家乡举办过婚礼后,校领导又提议为这对异地夫妻在学校礼堂举办一场婚礼。
  
  这是场特殊的婚礼,全校教职工,王晶平教过的孩子及其家长,还有县教育局领导,都纷纷赶来。婚礼开始后,人群中走出来一个清秀的小姑娘——她便是王晶平曾教过的夕夕。小姑娘羞涩地向王老师致意,随后拿出准备已久的祝福信,当众一字一句朗读起来……
  
  听着孩子清脆的声音,王晶平泪流满面,对她来说这是一份“最珍贵的新婚贺礼”。
  
  一群特殊的孩子
  
  今年11岁的夕夕,是王晶平教的第一批孩子。刚来学校时,她什么都不会说,仅保留残存听力。在佩戴耳蜗后,小女孩逐渐熟悉了这个喧嚣的世界,听见了欢快的声音。
  
  在王晶平等老师的耐心引导下,她鼓起勇气,对着老师的口型,开始学说话。两年多后,渐渐学会说话的夕夕,被确认具备和外界正常交流的能力,因此提前毕业,进入普通小学。
  
  “我永远也忘不了王晶平这些老师们。”夕夕的妈妈孙娟说,孩子两岁时,便发现到她与别的孩子不同,对外界声音一点也没反应。让她没想到的是,在特教老师们的爱心浇灌下,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
  
  而夕夕仅仅是王晶平所带孩子中的普通一员,这些年来,她所教的孩子中,像夕夕一样康复良好、转入普通小学孩子已有5名。在与孩子相伴中,王晶平先后带过听障班、培智班。相对于听障班,培智班中智力发展迟缓的孩子,让她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反复教孩子读书识字,引导孩子学会吃饭换衣。”
  
  针对那些偏远地区、智力特别低下、不具备入校学习能力的孩子,王晶平和同事还要定期上门走访,每次授课至少一个半小时以上。
  
  拥有“四种身份”的老师
  
  在阜南特教学校的120余名教师中,像王晶平一样特教专业毕业的老师仅12位,更多的是“跨专业”。
  
  在校园一角的茶艺室中,伴随着悠扬的古筝声,身着茶服的王媛媛和同事王倩分站在房间一角,十指缓缓舞动,教学生练习茶艺。王媛媛是专业的茶艺老师,从事特教工作一年多。因为孩子们都佩戴有耳蜗等用具,教学需要尽量减少手语动作,但在教学中,王媛媛仍不时要配以手语引导。
  
  在王媛媛看来,相对于平常孩子,听障孩子更习惯于安静的世界,更能用心去感受茶道文化。“通过茶艺学习,不但可以提高他们的素养,还可以掌握茶艺技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今年34岁的邵宇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于2016年考入了阜南特教学校,担任数学老师。“听障班的教学,首先是要声音大,其次要语速慢。”最让邵宇操心的,还是培智班中的孩子,往往第一堂课讲的知识,第二堂课就忘得干干净净,“特教学校的老师更要有爱心和耐心。”
  
  用王晶平的话说,特教老师要有“四种身份”:首先是老师,要有职业感,能沉下心工作;其次是“保姆”,不仅是教学,连洗手上卫生间,都要时刻相伴;再次是朋友,经常有孩子从口袋里掏出从家中带来的小零食,和老师一起吃;最后是像妈妈,特教老师对待孩子们,要像妈妈那样付出全部的爱心。
  
  一个有爱的社会
  
  像夕夕这样的孩子无疑是不幸的,但幸运的是,他们从没被这个有爱的社会放弃。
  
  记者从市残联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共有适龄残疾儿童7953人,已经入学的有7497人,入学率接近95%。今年以来,全市已救助学前教育阶段残疾儿童79人,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5025人,义务教育阶段困难残疾人家庭在校子女8831人,中职和普通高中教育阶段残疾学生2724人,中职和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困难残疾人家庭在校子女1349人,残疾人大学生136人(其中研究生11人,本科生59人,专科生65人,成教本科1人),打卡发放救助金958.93万元。
  
  阜南县教育局副局长张玉东介绍,夕夕的成功是阜南县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阜南已有29名残障儿童经过康复训练成功转入普通学校学习,“这些折翼天使在爱的浇灌下,逆风在蓝天下振翅飞扬。”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