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鹿氏宗祠与鹿祠街

2022-2-24 09:29|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91904| 评论: 0|原作者: 张卫钧|来自: 颍州晚报

  颍州鹿氏家族,是老阜阳“八大家”之一。一世祖鹿得山,河南林县人,明代初年因军功驻守颍州,世袭颍川卫镇抚,传了十代。到第十世鹿韬时,明朝灭亡,世袭镇抚的职务也跟着消失了。
  
  在这期间,鹿氏家族出了很多名人,最有成就的当数鹿献阳。鹿献阳字宁光,号园圃;天启乙丑科进士,授大同府推官,荐边才第一;曾蒙御赐“白镪十锭”,并降敕嘉奖。鹿家有一副对联,就是为了纪念他:天启翰林,康熙进士,一脉相承绵祖泽:顺昌望族,颍地大家,三清滋润壮孙枝。鹿献阳的墓,在老阜阳城西门外双谷堆旁,上世纪70年代曾出土有兵部尚书、颍州人张鹤鸣撰文的《明故文林郎山西大同府司理宁光鹿公墓志铭》。
  
  上述对联中所称的“康熙进士”,是指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进士、河南巡抚鹿祐。鹿祐字有上,号兰皋;任浙江西安县令,有政绩;调江南道监察御史,巡视南城,遇事敢言,不畏强暴,曾经弹劾山西贿选状元李蟋龙,时称“一本参三相”;历官大理寺少卿、太仆寺卿、太常寺卿,晋少司马;康熙四十八年,河南大水,奉命救抚灾民,他亲临现场,督促赈灾,时论颇高。他的曾祖父鹿万春、祖父鹿岱、父鹿来师,都因为他而受封赠为光禄大夫、巡抚河南、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使。他的儿子鹿士谔、孙子鹿秀孚,皆荫官生、候补七品京职,鹿秀孚后改为候补主事。
  
  鹿士谔的儿子鹿骢豫,字介石,以优贡生保举,任湖北沔阳州佐,捐俸修筑河堤,当地军民称为“鹿公堤”。后来升任大定府知府,晋江西粮道。雍正时,诏各省保举人才,颍州即以鹿骢豫上报,当时称为“异数”。
  
  鹿氏宗祠,在老阜阳城的南城鹿祠街,坐北面南。南至今天的椿树巷,北抵原来的顺元巷(今市医院老院区急诊楼附近),大门向东。祠堂西为芦池,东南是观音堂,大门前有方塘。民国三十二年以后,阜阳省立医院曾短期在鹿氏宗祠应诊,后改为顺元小学。据王襄天先生1959年《阜阳县文物古迹普查笔记》中记载,鹿氏宗祠当时尚存:前后殿各三间,砖木结构。前殿不出檐,后殿桥形檐,举架斗拱。两山头有砖刻,脊素吻尾,前殿内卷如角,后殿向外。前殿门上正中悬竖匾“大中丞第”,后殿龛上悬横匾“境内称治”以及“康熙五十二年闰五月十二日”“赐河南巡抚臣鹿祐”,中有康熙御印。后来因城市建设的需要,祠堂被拆除,但是鹿祠街的名字依然保留了下来,默默见证着那段历史。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