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和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特别是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和三孩政策的实施,人们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强。近几年,阜阳家政服务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形成了不可小视的经济新动能。 据媒体报道,为了加强暖民心行动统一调度部署,阜阳市商务局成立了由“一把手”任主任的商务民生办公室,统筹负责全局暖民心行动工作。截至7月底,全市已完成家政服务人员培训4.66万人次,新增家政人员9000人,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县级覆盖率达到87.5%。目前,全市有600多个家政企业,从业人员约10万人。 家政服务业呈井喷态势,蕴含着深奥的“民生经济学”。月嫂吃香、育婴师走俏、家政员供不应求,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但快速发展的家政服务业也面临着专业人才短缺、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成长中的烦恼”。 培育一支高素质的家政服务从业人员队伍,是家政行业转型升级、理性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家政服务领域在不断拓展,分工也在日益细化。既要持之以恒地抓好技能培训、岗位练兵,又要推行等级评定、员工制等工作,从而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护理能力,让他们以过硬的本领、规范的服务赢得客户的认可。在此基础上,加强行业监管必不可少。有关方面应把重心放到市场准入、资质审核、从业人员健康认证等方面,并健全有章可循的信用记录和奖惩机制,从而倒逼家政行业迎来一次飞跃。 推进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既是惠民生、扩内需的迫切需求,也是乡村振兴、促进就业的客观要求。但是,目前阜阳家政服务业还没有响当当的品牌,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还不明显。因此,既要靠含金量十足的政策扶持,也应靠行业内部的有效治理,同时大力拓展“互联网+家政”等新业态,持续打造“龙头企业”,培育“名牌企业”,让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占据主导,从而不断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