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法院执行就该多出“重拳”

2022-8-26 08:59| 编辑: 刘黎 | 查看: 40598| 评论: 0|来自: 颍州晚报

      新闻背景:昨日,太和法院开展专项集中执行行动。当日凌晨4点30分左右,50余名执行干警集训之后,兵分四路奔赴执行现场,5名政协委员全程监督执行,院官方抖音号实时直播。截至记者昨日发稿时,该院干警共拘传18人,拘留2人,执行完毕4件,和解12件,实际执行到位案款63.57万元。(8月25日《颍州晚报》07版)

      “执行难”一直是司法实践中的一个痛点,也是公众关注的一个焦点。只有解决好“执行难”问题,司法判决才不会“打白条”,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真正维护,法律的权威才能完全树立。此次太和法院向“执行难”出“重拳”,集中50余名干警开展专项集中执行行动,执结了一批案件,执行回了数十万案款,打出了法律的赫赫声威,取得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值得点赞。
  
  其实,此次专项集中执行行动的最大意义,更在于表达出了司法机关对“老赖”追究到底的坚定态度。通过拘传18人,拘留2人,传递的信号就是,对敢于不落实司法判决,不尊重法律规定者,司法绝不手软,将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严肃追究责任。那些想试试法院判决“成色”、有非分之想者,应该从此次行动中获得清醒认识,抓紧执行法院判决才是最佳出路。
  
  此次专项集中执行行动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执行机关对于标的额大小的案件一视同仁,对债权人几千元的欠款也坚决帮助追回。例如,执行人员驱车近50公里,强制执行了一起标的额9131元及利息的案件,还执行了一起余额7793元的案件。实事求是地说,与法院动用多名司法人员、调集办案车辆等付出的司法资源相比,几千元的执行标的可能低于司法成本。但就是这一起起微小的案件,更能树立债权人对司法的信任,培植公众对法律的信仰。所有的法院都应该向太和法院看齐,以“大视野”对待“小案件”。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此次专项集中执行行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应该看到,法院每天都在处理海量的案件,由此产生的“执行难”问题也在循环发生。所以,类似太和法院组织的这种专项集中执行行动,应该形成制度,过一段时间就应该集中开展一次,以确保法院生效判决真正被执行。当然,有关方面也一直在解决“执行难”问题上发力,并且专门出台了《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希望新的法律规定与专项集中执行行动能尽快融为一体,并发挥出强大力量。
  
  营造诚实、守信、尊法的良好社会风气,司法机关通过此次专项集中执行行动,作了一个很好的表率。但不应该让司法机关“一个人去战斗”,社会方方面面和每一个人都应该跟上来,通过完善社会诚信系统,通过宣传契约精神,通过畅通多种维权渠道,形成人人都尊重法院判决、人人都对“老赖”说不、“天下无赖”的良好局面。 丁雪辉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